明珠帶著幾個丫頭和銀姑揚長而去,哪裡還管什麼表哥表弟之類。

小春看姜少爺垂頭而去,背影都透著一股孤獨,不免有些心疼。“姜少爺從小長在咱們蕭家,定是拿姑娘當親妹妹才如此關心,姑娘何必拒絕他一番好意。”

明珠盯了小春一眼,“要不你留下陪陪表少爺?”

小春忙道不敢,“奴婢也是看姜少爺不容易,這才一說,求姑娘不要怪罪。”也不知姑娘怎麼回事,本來脾氣挺好一人,待她們也寬容,如今眼神卻很是讓人害怕。

明珠待教導她一番,又覺得很沒有必要,這種有異心之人,留也留不出好來,不如找機會給打發出去。

明珠心道可用之人還是太少,是時候好好培養衷心之人了。

銀姑笑道:“沒想到姜少爺小小年紀便已經是秀才,且舉人在望。不過讀書之人不是應更知道禮義廉恥,怎麼還做事如此隨意。既然是寄人籬下,就要有寄人籬下的樣子。” 她可是主子派來保護姑娘的,萬不能讓姑娘被他人給截胡。

小春不敢反駁明珠,卻不將銀姑放在眼裡,“再怎麼說也是主子,銀姑怎麼能這樣說。”

明珠懶得開口,小夏便笑,“小春可別忘了,我們只有一個主子。表少爺自然身份尊貴,但也只是客人。”就連蕭家其他人也不是他們的正經主子,何況個表少爺。

小春被擠兌的面紅耳赤,卻不敢守著明珠造次,只好忍著。

等到了朱雀街,明珠讓小春帶著兩個婆子去買芙蓉齋的點心,趁新鮮剛出鍋買回去孝敬外祖母。

幾個小丫頭便笑嘻嘻表示不滿,埋怨姑娘太過偏心小春,給她放風機會。

小春聽到眾人羨慕,這才放下心來。看來,主子對她還是好的,她之前不過是多心。

等放下小春,明珠便讓車夫趕到京城宣武門附近一個衚衕裡,最後到一個大雜院停下。

銀姑好奇姑娘怎麼會來這樣一個地方,但看其他人臉色正常,便也不多問。

這裡地方不大,標準的四合院,不過收拾得很是幹淨利落。

小秋便主動介紹,“當初咱們姑娘身體不好,廟裡主持便說要多做善事。這不,這幾年,姑娘收容了二十來個無家可去的女孩子,教導他們一點手藝,等將來長到十四五,再讓他們到鋪子上做事。”

銀姑暗探姑娘心善,一般人做善事,不過是往廟裡道觀多捐銀子,很少有幾人能這樣細心。這年頭,沒人要的女孩子,最後不定淪落到哪種骯髒地方去。有姑娘收留,好歹憑著手藝幹幹淨淨吃飯。

孩子們見到明珠一行,放下手中活計,歡快地跑過來,圍著明珠問好。

其中幾個略大的孩子,便一一彙報這一個月做了什麼事情,大家手藝有什麼長進。

明珠便笑,“可見大家吃苦用功,這麼快就能學這樣多東西。這次來,給你們帶來個新師傅,除了算盤、女紅、規矩之類的,你們也多少學些拳腳功夫,好歹也能強身健體。”

一個十四五的女孩便笑,“如今就個個吃得夠多了,花了姑娘不少銀兩。再加上拳腳功夫,可不更是個個大肚。”

明珠一邊檢查大家做的活計,一邊笑,“得了,吃能吃多少,身體好比什麼都強。你這繡花不錯,寄放到鋪子裡都能換點零花了。”

那女孩有些不好意思,“我們也就做些簡單的帕子、枕套之類,大件還不敢接。所有進項都有記賬,還請小姐派哪個姐姐看看。”

明珠哪裡看得上這幾個錢,“你們自己留著用,買個頭花戴,給小孩子們買塊糖。等練好手藝,進了秀坊幫著賺大錢。”

孩子們很是高興,更是感念小姐心善。

明珠沒提前和銀姑商量,就是看她反應。銀姑倒是很懂規矩,明珠說讓她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講一點條件。

明珠給孩子們帶了一些點心,陪她們吃完便往外祖母家趕去。

到了車裡,銀姑才將心裡話問出,“姑娘怎麼想起要教導她們拳腳功夫?當繡娘沒必要做這些事情吧。”

明珠點頭,“你多關注一下小的,看看有沒有這方面好苗子。若是有,就多用心培養,以後難免用上。”

銀姑點頭,心裡卻炸了鍋。怪不得主子喜歡姑娘,簡直是一類人。難不成姑娘也是有反骨之人?這個,以後跟了主子,會不會把主子給揍了?

想一想主子那冷漠臉,被揍也是活該哦。

等從外祖母家回到蕭府,又是晚膳十分。

明珠跑了一天,又學了好一會箭術,很想洗個澡倒頭便睡。偏生琳琅這位好姐姐不讓她如願。

琳琅親自抱著一個壇子守在梧桐苑大門處,明珠怎好裝作視而不見,只好寒暄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