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告訴別人什麼呢?

沒錯兒,她自己也是一個正在拼命修改自己的人。

她只能說,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橡皮擦,才是自己的塗改液。人生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貌似走錯了,貌似需要改正,你只能倉皇的,或者沉穩的,去塗改,去修正路線,然後繼續踏上旅程,繼續修改與調整。

洗刷今天的恥辱,最好的方式,就是明天的酷炫。

除此,別無她途。

李小梅在書寫的同時,還需要兼顧著抹一把眼淚,清一清喉頭的哽咽疼痛,舒一舒鼻腔的悶堵。

據說,只有能把自己感動的文字,才能感動到別人。

據說,厚積而薄發,你完全被鬼使神差出自本能做出的選擇,才是你內心的真實聲音,才是你真正要走上的光明大道。

當初,只是因為專業考試失利,與心心念唸的服裝設計學院失之交臂,李小梅不得不調整自己,轉而邁入省大的校門。

然後,她隨手選擇的專業,漢語言文學。因為覺得這專業相對輕松,她不需要拼盡全力,可以分出大半時間給繼續心心念唸的服裝設計專業……

可是今天,被神奇的力量推動著,李小梅一發而不可收拾,臺燈下的身影晃動一直到深夜,到淩晨,到天邊露出一抹魚肚白。

她可能是瘋了,一次次書寫,一次次修改,彷彿小孩子忽然找到了一個全新的玩具,愛不釋手。

冥冥之中,到底是誰的手在撥弄你的命運?

425密實的歡樂1

到了這一刻,李小梅,才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學生了。

高中時,辦過文學社,寫過幾首詩,瞎貓碰到死老鼠一樣的,被郝大公子偷偷投了稿子,發表了,得了點稿費,在學校裡很是驕傲了一把。

但是,必須承認,那個時候的寫作,沒有現在這種強烈的沖動,沒有這種一發而不可收拾,恨不得把滿腦子的思緒全部傾瀉出來的沖動。

她想要把自己的傾訴,傳達給更多的人,更多的女人,來聽,來看。

還有她的演講稿草稿,盡管是英文的,也不由自主的在字裡行間,透露出她的女人當自強的思想。

這是人生的第一次,從內心噴湧而出的願望,必須寫,不得不寫,不寫就不快樂……

當李小梅終於躺到床上,在晨光中閉上眼睛的時候,鋪天蓋地的疲倦裡,裹挾著鋪天蓋地的快樂舒暢,她覺得,自己整個人其實是輕盈的。

曾經以為自己最熱愛的是服裝設計,一挫再挫也不改初衷,現在再想來,忍不住要笑,愛上服裝設計,更多的原因是迫於生計吧?時間長了就當成了習慣。

可是對於文學對於文字,她所感受到的,是來自骨子裡的興奮,來自血液中的渴望……

這一次,用不著讓男朋友郝佳偉偷偷摸摸替自己郵寄投稿了,李小梅睡醒之後就自己著手,把昨夜一蹴而就的幾篇文章分別投寄到風格接近的《女性知音》《省城晚報》去。

無所謂發表不發表,李小梅現在也不差稿費,她只是順應了自己的心意,傾訴了自己的心聲。

不求回報的熱愛,才是真的熱愛。

接下來,上個學期的獎學金發放,李小梅沒吹牛,她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先天獨厚的記憶力,獨佔鰲頭,榮獲特等獎學金。

楊寧受她的感染,也下了些功夫,這次算是擦了個邊兒,得了個安慰獎學金,聊勝於無,她自己覺得是意外之喜,吵著要請客,請李小梅這個領頭人吃大餐。

但是很可惜,李小梅沒空閑,演講比賽的層層篩選工作又開始了。

小梅雖說是張教授舉薦的,但也需要真刀真槍的,跟報名參賽的同學們比上幾場。

原本,她的個性就是不擅長跟人家爭短長的,而且這一次,她沒有預料的到,竟然競爭力這麼大,競爭的人數這麼多。

或許是因為上了大學的緣故,大家身心都是輕松的,所以,對於這一類競賽活動,感興趣的人真不少。

李曉梅擅長不擅長跟別人競爭比賽,其實沒多大關系,反正張教授對李小梅的偏愛,是實實在在的。首先從李小梅的演講稿上,張教授親自做過修改,做過指點,然後是在她的口語表達上,張教授更是不遺餘力,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為李小梅反複糾正發音。

再加上之前,他給李小梅開小灶,籌備的那些錄影帶,磁帶,也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李小梅在磕磕絆絆中經歷了兩場初賽之後,自我感覺,英語口語表達水平大有長進。

再加上她的外在形象,內在氣質。和在服裝行業浸淫了好幾年的底子挑選的參賽服裝,每一次,都讓評委和同學們眼前一亮。

“我教了半輩子書,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有靈性,一點就透,一點就能大幅度進步的學生呢。”這是張教授跟別的評委聊天時說的話。

真的,張教授這些誇贊裡面一點水分都沒有。李小梅剛上大學時,英語口語還全是靠的死記硬背,現在,才半年多的時間,就已經可以放慢了語速,一邊思考,一邊用英語和教授攀談了。

按照這種進步的幅度,可以預想得到,真正走上演講比賽的決賽臺上時,她的水平,又會遠非今日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