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32)(第1/5頁)
章節報錯
,可以貼著鐵皮放置饅頭片兒、窩頭片兒和地瓜花生之類的東西。於是,這間服裝店裡面,除了暖洋洋的很舒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散發著各種食物的濃香。
隨著經濟條件一年比一年好,臨近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給孩子或給自己添置新衣服的。小梅本來計劃著臘月二十三之後就關門的,結果一直到了臘月三十兒的下午五六點鐘,還有顧客在買衣服。服裝店裡的存貨,基本上都銷售幹淨了,小梅加夜班趕著做都來不及。
這生意如此紅火多虧郝佳偉的小姨幫忙。小梅跟她合作了幾次之後,發現這個小姨的眼光非常老道,於是就委託她在省城那邊,幫自己訂購貨物然後發過來。正是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小梅的生意才能在年前爆發的這樣紅火。
現在銀行裡轉賬手續還比較繁雜,小梅每個月去銀行一次,除了給自己存一筆錢之外,還要給郝佳偉的小姨彙過去下一筆訂貨費和勞務費,彙完款之後,小梅還會在郵局打個電話,跟郝佳偉的小姨聊上幾句,溝通一下自己的想法,兩個人合作得非常愉快。
從這個角度來說,郝大公子經常指責小梅,說她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也是有一點點道理的。畢竟“紅梅服裝店”的進貨問題,是由郝佳偉幫忙,託他小姨來做這件事兒的,而且做得非常圓滿,免於小梅四處購貨、奔波挑揀之辛苦。
147過年了一切都是新的
在新年之前,小梅本來有計劃給郝大公子再做一件春節穿的新式衣服,結果因為忙碌,總是沒有時間動手做,又因為郝佳偉也始終沒有露面兒,所以,到最後李小梅決定把打算送他的新年禮物改為春裝,等開了學再送給他。
主要是沒有提前預料到,春節前這段時間服裝店的生意會這麼火爆。
用李母的話來形容就是:"幾十塊錢的衣服,跟不要錢一樣,瘋搶。什麼號的都好賣,什麼顏色的都好賣,我的老天爺呀,這分明是硬生生要往我們手裡塞錢啊!"
改成了長白班的帶班長李小紅,這段時間下了班之後也是第一個奔向的地點就是紅梅服裝店,然後一直忙碌到天黑透了才能關門,把她也疲累的不得了。但是,看到那一匣子一匣子的零錢、整錢,內心的喜悅是無與倫比的,再辛苦都覺得值得。
大年三十晚上,李國慶那邊也放了假,他跟李父兩個人在家裡,笨手笨腳的調餡兒包水餃,好給辛苦到年根兒下的三位女士來慶功。
"母女三個都掉進錢眼裡了嗎?不是囑咐了讓你們今天早回來嗎?看看現在都幾點了?"李父終是不放心,就走出去迎接她們,一直走出很遠才碰到她們母女三人,一見面就開始嘮嘮叨叨了。
李母歡天喜地地回答說:"這不是小梅打算著過了年就換春裝嗎?所以呀,今天下午我們在外面掛出來了牌子,全部是六折優惠,爭取把所有的貨都清空,這不就到了這時候嘛。"
現在來看,過這個年完全不需要擔心店裡會不會招小偷了,因為裡面幹幹淨淨,一件存貨也沒有,僅剩的兩條褲子也都被李母拿了回來,專門留給自家人穿。
"小紅和國慶兩個人現在得擺門面,因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所以我們三個就不穿新衣服啦,你兩個要穿。"
李父搖頭,嘖嘖贊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無私精神呀?自己家開服裝店,卻沒有時間、沒有機會,給自己家人都準備一套新衣服。"
李母笑的哈哈響,解釋說:"這可不是我小氣摳門,捨不得給咱們每個都添一身新衣裳,實在是沒辦法。假如我手裡有衣服,卻不賣給顧客、不掙那些錢,我心裡不落意。"
一家人都跟著笑了起來,這不是摳門還是什麼?捨不得不把衣服變成錢,掙再多的錢也還是捨不得。
小梅這個時候跑回自己房間裡去,從褥子下面抱出來幾個服裝袋子。
"我媽說的沒錯,咱自己家人的衣服,我真是沒有時間再做了。幸虧呀,提前跟郝佳偉的小姨商量好,託她在省城給咱一家子都買好了衣服,是跟著上次發的貨一塊送來的,我提前藏了起來,就是防備著被我媽給賣掉了。"
李小紅率先一聲歡呼,搶著過來抖開了最鮮豔的那一身衣服:大紅色毛呢大衣,白色毛領,鮮豔嬌嫩的像一朵盛開的牡丹花。
她長得面板白細,頭發微黃,又有一點點自來卷,跟這件大紅色衣服映襯起來,美得不可方物。
"真好看,太漂亮了,謝謝妹妹。"
李國慶和李父的新衣是同款,毛呢大褂,一件藏青色的,一件黑色,都是翻領、雙排扣,穿上以後,跟電影明星似的。
"這敗家閨女喲,怎麼都給弄的這麼好料子的衣服?這要是掛在咱店裡賣,得掙出來多少錢呀?"
李母嘮叨著,用手摸一摸這個人的衣服,再摸一摸那個人的衣服,一臉的不捨得。
"媽,你不看看你的?"小梅是早就被罵敗家罵慣了的,所以笑嘻嘻的根本不在乎,用手抖落著李母那一件衣服問道。
這次確實是小梅下了血本,一家四口的衣服都是毛呢的料子,摸起來柔軟、穿起來溫暖。
李母這一件毛呢大褂是深紫色的,在燈光下暗暗的泛著一抹紅。簡單的豎領、略收腰,穿上以後,登時年輕了十幾歲。
"媽,你個子不高,脖子也短,所以我沒給你要毛領的衣服,你掏一掏兜,我還給你準備了一條絲巾,正好跟衣服搭配起來。"
小梅現在說話又不會拐彎兒了,直通通的歷數了母親的缺點,個子矮,脖子短。
好在這會兒李母根本聽不進去這些話,她掏了掏兜,果然拿出來一塊兒嫩黃格子圖案的方形絲巾,柔軟的像剛彈出來的棉花,團在掌心中完全能夠包容得下。
"敗家閨女,淨作妖你媽我都多大年紀了?哪裡穿得出去這麼洋氣的衣服?看過年的時候叫人家笑話。"
很明顯,母親這些話說的口不對心,小梅呵呵笑,跟著姐姐一塊兒去煮三十晚上的餃子去了。
男士們包的餃子,到底不是多利索,煮了沒多大會兒,餃子就四分五裂的了,餃子餡兒飄得到處都是,餃子湯也變得油汪汪。
因為大家都很疲累,年三十晚上就沒有多準備什麼飯菜,李父和李國慶就用餃子下酒了。反到是給祖宗上供的香案上,雞、魚、肉一點兒都不少。
外面零零散散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還有鄰居孩子們湊在一塊兒玩鬧的歡笑聲不斷,這些都在彰顯著年到了,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