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我這一生啊(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者,我確實不是詩人,不過請您讓我進去聽聽您的故事,我會告訴您我為何會欺騙您了。”
姬昱從四次元的懷中拿出了晉侯給他的令符,頓時老者就被嚇得癱倒在地。
“您請進,您請進。”
老者連忙用桃木杖支撐身體站立起來,神色恭謹的對昱行禮。
他是一個識字的,雖然認識的字不多,可恰好上面的字都認識。“奉承天子,王孫之令”可不是能夠偽造的,畢竟偽造令符不僅是死罪,這令符還提及天子!如果是假的那估計死得時候火一定很大,骨灰都不知道能不能留下。
而晉國也只有那個從王室過來晉國當質子的那個王孫才能夠有著這樣的令符。
老者關上門,再次向昱行禮。
“小老兒不識得王孫的身份,這是我的罪過啊。”
“您別把這件事告訴其他人,我來此就是想要看看您是為何不事農桑,不是有意要欺騙您的,騙人是一件不講道義的事情,要不是為了聽您的故事,我也不至於行騙了。”
昱的話讓老者又羞又愧,他沒有想到王孫竟然是為了他而來到這裡,這讓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齒。
姬昱也在此時鬆了一口氣,好在他會使用善意的謊言。
低情商:我是來這才聽說你不事農桑,所以想來聽你的故事。
高情商:我是大老遠就聽聞你的不事農桑的事蹟,心中擔憂...
入室內,姬昱自覺的坐在客位,摘下斗笠放與一旁。
用真面目示人,也是一種禮儀。
在這個時代有很多詩人也戴著這種樣式的斗笠,不只是為了低調,也是為了躲避氏族裡的災禍。
很多詩人本是氏族弟子,有著深厚的學識。有些是為了逃避家族的聯姻,追求自由的情愛;有些是被族中宗老驅逐,甚至有些詩人是為了追求真理而自願退出所屬的宗族,除去他的氏。
詩人本就是浪漫情懷的代表,身份地位雖比不上那些權貴,可這些人都有著不為強權折腰的精神。
老者本想與詩人交涉,現在面對王孫這樣的人物一時又不好意思說出口,雖然王孫的仁義在晉國廣為流傳,可他這個年紀很難再相信世間的正義,一些想說的話也憋著喉中不敢言吐。
昱向侍從傳遞了一個眼神,讓他在門外等候,不打擾老者的述說。
“老者,您放心的說吧,現在只有您和我兩個人,您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我雖是王孫,可也是一個奉公守正之人,您要是不說的話我可就離開了。”
此時的姬昱早已看出,老者需要一個下臺的機會。
面對身份尊貴的人,地位卑賤的庶農是不能冒犯的,可他的故事可能會冒犯到一些權貴,所以老者才那樣的猶豫不決。
“我聽聞過您的事蹟,知道您是一個君子,您能向我保證,聽完我的故事不會告訴其他人嗎?”
“我以我的名義向您保證,我是不會告訴第二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