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不事生產的老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庶農其實都很簡單,只是希望能夠活下去而已。
農人站起身,和姬昱道別離開,臉上洋溢著已經溢位的喜悅。
他已經在開始想富裕之後要不要準備一個金鋤頭來彰顯出他的功績了,光是他一個人,就種了百餘畝田,就單說這樣的勤奮,同鄉就沒有多少人能夠超越他。
一想到這,農人的步伐都輕快了許多。
他已經超過同鄉太多了。
農人離去時也哼起了晉曲,略有得意。
“年青人,做人還是多勞作的好啊,你看我這樣努力,來年說不定就能把屋子都修整修整了。”
“您說的是。”
對於他的喜悅,昱也同樣為他高興,儘管生在苦難,可這樣苦中取樂的心理卻是貧困者應該留有的最後底線。
沒有改變的能力,那就承認它、接受它、用精神戰勝它。
這和後世的精神勝利法大相庭徑,此時的庶農們還有著希望,還有著對美好的嚮往,春秋最浪漫的原因也在於此;
禮儀、道義、期望,這三者庶人百姓都有所擁有。
昱環顧左右,他派出去打探此地鄉邑情況的侍從也走了過來。
在進曲陸之後,昱就讓侍從在附近打聽一下這鄉邑有什麼特殊情況和特別的人,以他詩人的身份不太方便詢問,還是由作為下屬的侍從來問比較合適。
畢竟詩人在這些庶農的心中是那種採集民間好訊息的官人,要是昱真去問了,說不定他們還會當做要寫什麼詆譭晉國的詩,那個時候說不定他就不能出這個鄉邑的大門了。
以昱的形象打聽這種事也確實不適合。
“家主,此地多為農戶,只是有一處人家不事農桑的農戶,家中只有一個人住在那邊兩顆桑樹附近。”
侍從指著東南方,在那方向看過去,確實有兩顆桑樹立於道路兩側。
“那就去看看吧,看看這不事農桑的人心裡想的是什麼,既然來了,那就多接觸一下。”
侍從為昱指路,沒多久就走到了那桑樹旁。
那不事農桑的人據他人所說是住在樹旁不遠的老舊夯房,家門前有一隻黑細犬。
也不難找,只是四處張望一會就看到了西南處三十來步的門落外,那一隻細犬趴在門前休息。
慵懶的模樣也似乎在說明了這家主人的特性就是懶惰一般。
門並沒有合上,只是虛掩著,還留有一道大縫。
蟲蛀的木門上有幾道小拇指粗的裂痕,透過縫隙看,看上去像是沒人住的屋舍,裡邊圍牆的牆根也生了許多雜草。
“這家的主人在嗎?”
昱在門外詢問。
這個年代可不能隨意闖入民舍,就算是兵士,也要經過主人的同意才能夠進入,不然這是違背道德和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