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偃在沐浴更衣之後,換上了占卜用的草衣。

在會堂看著火堆生起之後嘴裡唸唸有詞,這是在祈求上天能夠將告示這次占卜的吉凶。

在場的人沒有打擾,占卜需要的是心思絕對的放空,如果心中有一絲雜念,那麼預示的結果就會有偏差,所以在場的人都默默無聲的看著他。

心空則靜,靜則通神。

郭偃將準備好的龜甲再用帛布擦拭了一番,把龜殼穩穩的放在了火堆上中央的炭木上。

龜甲在火焰的烘烤下響得“噼裡啪啦”。

靜得只剩龜甲燃燒的聲音,有些不由的怪異,彷彿這種儀式真的能與鬼神進行溝通。

龜面出現裂紋,郭偃將火堆四周的木頭撤去,留下帶有餘溫的炭木和上面的龜甲。

為什麼不直接拿出來還要能降溫?

因為真的很燙。

郭偃拿起冷卻後的龜甲,只見龜殼上裂痕眾多,紋路上還夾雜著一些紅色。

他說道:“龜殼上色彩鮮豔,這是先兆,說明在晉國之後迎接王孫有兇有吉,福禍相依。

還請君上在一年後迎接王孫時讓兵士和大臣們穿戴這種顏色的深衣,以合天象。”

晉侯歡說:“善”。

這一年,因為衛國不向晉國表示臣服之心,想要攻打晉國的小弟鄭國,在發現之後晉國向衛國發難,順便出兵佔領了戚邑。

可是楚國卻不安分了。

楚國,郢都,夜晚。

楚國的強大有目共睹,楚國的野心人皆可見,楚國的國都繁華昌盛。

初代楚王曾經告誡,做人不要攀比,要牢記前輩的苦難,不要興建城池。

後人可能只記住了後面四個字。

楚之郢都,車轂擊,民肩攀,市路相排突,號為朝衣新而暮衣敝。

郢都繁華,人流繁多,車水馬龍。

這是楚國興盛的繁華。

三年前在王宮,楚王惲召見令尹鬥勃,想要徵求他的意見。

“我,不轂看太子商臣最近又在肆意獵殺獵物和奴隸,他這樣的性子是不適合當我楚國的國君的。

國君需要仁德,如果是商臣當上了王的話,那麼楚國就變成了一個沒有德行的屠夫。

商臣也不會處理朝政,對手下雖然好,可是不留面子。我擔心有一天,君不君,臣不臣啊!”

鬥勃認真嚴肅的回答:“王上您要讓我怎麼做?”

“您要好好保護王子職啊,要是商臣無道,我會在之後廢了他的太子之位的。”

惲明白,世間沒有恆定的太子,也沒有恆定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