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下士子皆為我出(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下有志者不在少數,能遇見貴人並且實現自己的理想又有多少呢?
人生而無形,除了依靠父輩的餘蔭外,更重要的是借力。
無形並不是沒有形,而是在尋找更為合理、優越的形態。
辛離收了碎金,有些難以想象他認為要艱苦不知多少年能實現的理想這麼快就得到了王孫的支援。
可昱又何嘗不是需要他呢?
要想發展自己的勢力不受限制,就必須有自己的班底。
洛邑能用的人太少了,閱夫子更多是教會他,而不是控制他。
閱能用,可昱不想用。
想這樣的智囊放著做小事幹嘛,難道要像什麼傳記寫的諸葛武侯一樣為主操心至死?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分工,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職責。
在郊外建起一個學宮可是大工程,這事還需要找他的太子父親。
於是昱到了小寢等候壬臣的歸來。
“不知不覺,我也有了駕馭門客的實力,是說夫子教的好呢還是我適應的好呢?”
閱輔佐昱,更希望昱是以天子為目標積蓄力量,一鳴驚人。
儘管一鳴驚人的典故還沒出現,可在意思上大致相同。
昱從來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不過他的情緒會牽動思想,並決定了他的行為。
他在渴求改變。
改變現狀,改變自己,改變民生。
他做到了。
單純的仁義和道德是走不長久的,明白了這一點,昱開始長智慧,明道理。
他清楚人才的重要性。
手下沒人的話連在人前立足的機會都沒有。昱是要去晉國當質子的人,身邊需要人才。
昱身邊有閱,可惜還不夠。
辦事的、傳話的、下廚的,一個不能少,不然會丟了王室的面子。
可閱說過,這些小人物也算人才,不能輕易任用無法相信的閒人,要找自己門下值得信任,並且做事負責的人。
昱要去做質子,身邊不能有忠於其他主人的人。
有主則忠,這是天下不變的道理;哪怕是奸臣,在任用的時候也會表現出自己的忠心取得主人的信任。
昱還有時間,他要用自己的眼睛來確認和挑選出合適的人選來跟隨他。
辛離只是第一個而絕對不是最後一個。
昱跪坐在玉案前,手裡拿著竹簡正在翻閱,沒有聽到壬臣過來的腳步聲。
壬臣走得很慢,很認真。
他不想打擾到他最喜愛的幼子看書的興致。
壬臣也不年輕了,束著的黑色的頭髮能看出夾雜著許多白髮,疲憊的眼神和蠟黃的臉色都在說明著壬臣的惆悵。
曾幾何時,壬臣也是一個英年俊傑。
可惜,是人就會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