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劍(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一個白衣人下了青城山,然後並不停留,直接往東越去,期間有很多江湖人士看見過這襲白衣,卻無人敢上前交談。雖說現在江湖上有不少江湖兒女喜歡模仿那位白衣劍仙打扮的,但這位無論是形態還是氣勢都和那位傳說中的劍仙相差無幾的白衣人卻無人敢接近,按理說,總該有江湖兒女要上去攀談一番,但都沒有。
也或許是畏於白衣人手中拿的那柄古劍。
白衣人走的極快,快到不過數日,便已經走到了大楚與東越的邊境。
這日午後,當白衣正式踏上東越的土地上的時候,山林之中,有個和尚緩緩走來,而他腳下,穿著一雙草鞋。
對著這個已經是第六境的白衣人,才不過第四境的年輕和尚,雙手合十,輕輕道:“阿彌陀佛。”
白衣人聽說過這個和尚,當然聽說過和認識不同,認識這個和尚的人不少,但相比聽說過,就要少太多太多。
白衣人的歲數比和尚的歲數大,但論練武的年數,和尚比這個白衣人要長的多,在白衣人沒有練武之前,這個和尚被譽為天才。
在白衣人提劍之後,這個世間所有形容天才的形容詞,就都給了他。
有很多人不滿,也有很多人不甘。
這個和尚也是其中一個。
修佛二十餘年,更是遠去過佛國的和尚已經比世間大多數高僧佛法都要高深,但仍舊有一件事讓他想不通透,為什麼自己會不如柳青和葉長亭。
一個不是很難的問題,卻讓這個註定會成為下任禪宗主持的和尚糾結了數年之久,為此,這個和尚去了佛國找答案,佛國的高僧卻讓他回來找。
前些時候,這個和尚在江畔和柳青打了一架,結局雖然和他所料相同,但他明白了自己為什麼不如柳青。
現在,他站在葉長亭對面,為的就是要弄明白自己為什麼不如他。
和尚擋在白衣人前面,一言不。
從青城山下來便從來沒有開過口的白衣人終於開口,“不與。”
聲音清冷,如同寒冬的冷風一般。
不與和尚微笑開口道:“貧僧不與,想向施主問一劍。”
葉長亭淡淡開口說道:“你接不下這一劍。”
只這一句話,場間便是劍氣橫生。
不與愕然抬頭,眼前的葉長亭,仍舊一動不動。
不與定神,不去理這股已經圍繞在他周圍的凌厲劍意,而是不緊不慢的揮出一掌,先前對柳青的時候,他便揮過一掌,此刻對葉長亭,他又是一掌。
這一掌擊出,場間劍意頓時消失,而對面的葉長亭忽然微微一笑,只是那笑容,一如既往的清冷。
不與蹙眉,以第四境對第六境,雖說勝算微末,但也並不是沒有,史書上記載了太多例子。但不與知道,哪怕自己是不與,也沒有勝的可能。
因為對面站的是葉長亭。
這個從握劍開始,便被劍閣視為李青蓮第二的人物,要想擊敗他,在同代人中,那便是任何一人都找不出來。其實自從他踏入第六境開始,這個世間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敢說可以穩勝他。
葉長亭劍意內斂,看著對面不與,輕輕開口道:“我等你一刻鐘。”
仍是不忿於葉長亭的輕視,不與冷聲道:“要戰便戰。”
葉長亭此時選擇下青城山,不是說待在山上對於劍道再無裨益。只是待在山中悟劍時間太久,讓他想要出去走走。至於會不會去陵安,便要看他是否想去。至於說放下那段執念,這些年師兄勸了不知道多少遍,但該怎麼樣,就還是怎麼樣。
世人皆言葉長亭放不下執念,成不了第五境的大宗師,結果葉長亭用一劍破心魔告訴世人,我雖有執念,那又如何?
世人眼中的葉長亭,跟他何關?
不在有劍意顯露於外,便顯得葉長亭的劍道修為越高深。普通劍客能夠劍意外放,在一州之地也能稱得上高手二字,這便是古書上講得水滿則洩的道理。
杯子未裝滿水,何來外洩一說?所以劍道中人只稱能夠劍意勃的劍客才算踏進劍道門檻。
至於之後,劍道修為越高深,能可把劍意收到體內,隱忍不。便可稱之為高手二字。
至於像葉長亭之流的劍道宗師人物,便無所謂劍意外不外洩一說了。
隱去劍意的葉長亭,手中古劍陌上草出鞘寸許,便已經惹得周遭樹木盡數搖動。待古劍陌上草完全出鞘。不與得以觀到這柄天下十大名劍之一的神兵。
劍閣修劍亦鑄劍,劍閣弟子及冠之後,便可到洗劍池選一柄或者鑄一柄自己心意想通的劍,並且一生都只用一劍。十大名劍,除了吳鉤與離皇兩柄名劍不再劍閣之外,其他名劍,劍閣獨佔八柄。
葉長亭手中的古劍陌上草在劍閣的八柄名劍中,可排第二。僅次於李青蓮曾經用過那柄舊酒。不思塵則位居最末。其實古劍相差不多,決定排名的,不過是握劍的人罷了。
出了鞘的古劍陌上草被葉長亭握在手裡,輕輕向前遞出一劍,葉長亭緩緩開口道:“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