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望邊陲、劍寒芒(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亮的時候,馬車已經重新啟程,載著一行四人繼續前往西北方向的榆林衛。
至於昨夜談論的事,江濁浪和小雨都沒有再提,就像是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不對,應該是說,經過昨夜那一番談論,他們兩人神色間原本的凝重,已然消散了許多,甚至整個人都似乎輕鬆了不少。
而這當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比起憋在心裡,把事情傾訴出來,反而會輕鬆一些。
所以江濁浪和小雨都已釋然。
尤其是車廂裡的江濁浪,對於尉遲要來殺他替【金帳】報仇一事,也變得無所謂了,還打趣地感慨道:
“想要殺我,恐怕要……快一些才行。否則,我的這條殘命……怕是等不到他出手了……”
南宮珏也沒有再提昨夜談論的內容,只是默默駕車。
待到馬車經過一處市集,除了補充乾糧和清水,他又按照江濁浪的吩咐,去買來了筆墨和紙張。
筆墨和紙張是江濁浪提出的需求,至於他是要用來寫字還是作畫,南宮珏沒有多問
——最壞的答案,大不了就是他又要給那位北漠的太師寫信。
早在銷魂谷的時候,他就已經寫過一次了,而且還因為這封信惹來了【金帳】乃至那位“不可直呼其名”的尉遲。
這位江三公子到底想要幹什麼?
關於這一點,南宮珏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渴望答案。因為如今的他已經知道的太多,很多事情也看懂了、看透了、看開了。
歸根結底,這僅僅是一趟只有一百兩白銀作為報酬的差事而已。
而且,這趟差事很快就要結束了……
馬車繼續前行,一直到太陽落山、深夜來臨時,他們終於抵達了榆林衛。
話說榆林衛,乃是倚中原長城修建的一處屯兵重鎮,地處半山半川之間,為本朝北疆的九邊之一。
其勢東高西低,東依駝山,西臨榆溪河,北鎖紅石峽。共設五門,依次為北邊的【廣榆門】、南邊的【鎮遠門】、東邊的【振武門】和西邊的【宣威門】、【新樂門】。
儘管此地只是萬里長城之中的一處屯兵重鎮,卻因為是整個陝西地界的出關必經之處,多有中原和北漠兩國的百姓和行商出入,所以也就漸漸繁華起來,儼然成了一座熱鬧的邊陲小城,衣食住行一應俱全。
由於夜色已深,北面出關的【廣榆門】早已關閉,一行四人只能先尋到一處安靜的客棧,停下馬車暫住一宿。
之後,南宮珏便趁著黑夜的掩護,孤身前往城中探查一番。
要知道邊陲重鎮,自然有別於中原境內城鎮的鬆懈,夜間的宵禁極其嚴厲。一旦發現有閒人行走在夜間宵禁時的街道上,輕則鞭笞下獄,重則斬首當場。
但這卻難不倒南宮珏。
趁著滿街巡邏的更夫當中有人落單,他便伺機出手,制住了那名更夫,於暗處換上對方的衣衫,然後大搖大擺地走在街道上,一路前往北面的廣榆門。
夜色之中,榆林衛北面的城牆很高很厚,也很結實,相關的城防工事森嚴密佈,的確配得上邊陲重鎮之稱。
而早就已經鎖死的廣榆門附近,此時除了在城牆上巡邏的軍士,下方的門洞前顯然已經沒有軍士駐守了。
南宮珏便輕聲靠近城門,藉著手裡的燈籠去看牆上貼的告示
——他要看的是此間張貼的那些通緝告示,也就是關卡處眾軍士要嚴查緝捕的物件。
只見城牆上丈許寬的一小片地方,少說貼有一百多張通緝告示,畫著各式各樣的人臉,密密麻麻貼了好幾層。當中有不少告示都已發黃甚至破碎,分明是舊的還未揭去,又在上面蓋上了新的。
南宮珏找了好久,才在角落裡不太顯眼的位置,發現了通緝國賊少保在逃孫女開欣的告示,賞銀卻和最初一樣,依然只有白銀五百兩。儘管告示的紙張尚新,卻已快要被後面新貼的告示遮蓋住了。
當場少保被誅的三族之中,唯一漏網的一個孫女,這聽起來雖是至關緊要,而且也深受朝野間所有人的關注,然而落到這邊關守軍的盤查之處,似乎卻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畢竟,在這滿牆密密麻麻的告示之中,幾乎都是十惡不赦的亡命之徒,賞銀高達一千乃至數千兩的,更是大有人在,又有誰會特意關注一個只值五百兩銀子、四五歲年紀的小女孩?
南宮珏當即撕掉通緝開欣的這張告示,繼續在牆上尋找。
最後,他並沒有看到通緝江濁浪的告示。
記得汾州府的胡總兵和趙師爺兩人,在眾人離開銷魂谷之前曾經說過,鎮撫司的總指揮使石忠已向皇帝請了聖旨,把江濁浪正式列為朝廷通緝的欽犯。可是如今看來,朝廷新發的通告只怕是還沒來得及傳到邊關。
由此可見,眼下就是送江濁浪出關的最好時機!
待到南宮珏回到他們落腳的客棧,與眾人說起此事之後,第二天上午,江濁浪就決定出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