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放跟前玩著, 家裡也沒什麼事, 李曼青舒舒服服的窩沙發上看了會兒電視。

自從過年後電視裡就一直在說香港回歸的事,換了幾個臺都要麼沒節目, 要麼只放新聞, 她看了會兒覺著眼睛疲勞了,準備出門吹吹風, 讓眼睛歇會兒。

上輩子不到四十歲,她的眼睛就被熬壞了,永遠忘不了那種看什麼都昏花不清, 像帶霧氣的玻璃的感覺。這一世, 她一定要好好愛惜自己的眼睛, 做一個到八十歲還能耳聰目明的老太太!

把兩小隻提溜到院子裡,她去哪兒就把她們放哪兒, 正準備帶她們去幹媽家玩呢, 門口就有人喊“曼青在家嗎?”

這是蔣玉蘭的聲音。

李曼青趕緊把門開了,果然是她,正提著個竹籮筐,裡頭臥著幾只細細長長的東西,散發出一陣沁人心脾的異香。

李曼青情不自禁深深地吸了一口。

“呀!真香啊!嫂子快進來。”她挽著蔣玉蘭的手進院子, 搬了個草墩來給她。那陣異香越來越濃了。

蔣玉蘭也不坐,見她皺鼻子的模樣,笑得跺腳, “哎喲你可別吸了,就在這兒呢!”把籮筐往前推了推。

李曼青低頭一看, 果然是那幾根細長的東西,準確來說應該是植物。

名叫芋頭花。

莖杆跟芋頭葉、荷葉差不多,粉紅粉紅的,又細又長,頂上開淺黃色半包的花,中間有黃黃的香噴噴的花蕊。她上輩子非常喜歡吃!

可惜卻很難買到野生的,菜市場裡能見到的都是人工種植出來的,香味兒遠遠比不上野生的純粹和濃烈。

而且,要說它香的濃烈吧,它又不是香水那種濃烈,而是特別特別香,一種清香,香到李曼青覺著她可以聞醉掉的感覺。

她曾經想過,如果有一種香水能讓她心甘情願花錢買的話,那一定是芋頭花香味的。

“怎麼樣,香吧?”蔣玉蘭得意的揚起籮筐來,讓香味更濃了。

李曼青抱著她胳膊問:“嫂子哪兒來的芋頭花?”這幾天能開的應該還不多,一般春天才會比較多。

“我孃家摘來的,他們在山腳下有片地,挨著河邊,早幾年前隨便埋了幾個老芋在裡頭,說是長了葉子可以割回來喂豬……後來發河水全給沖走了。誰知道這幾天突然又長出來,還開花了!開的還挺多,就給我們送了點兒來。”

蔣玉蘭喝了口水,笑道:“我知道你喜歡吃這些稀奇古怪東西,就給你送幾朵來,也沒多餘的,別嫌少啊……”

李曼青感激還來不及呢,趕緊道:“多謝嫂子惦記著,我確實就好這口呢,都多少年沒吃過了,今天沾嫂子的光可有口福啦!”

蔣玉蘭高興極了,任是誰做了人情都想得幾句好聽話的。李曼青嘴甜會說話,為人又沉穩,她倒是慶幸交了這麼個朋友。

李曼青還想留她多說會兒話,反正自己在家也沒事,但她說兒子快放學了,得回家做飯去。走之前問她會做不,別做不好會麻嘴的。

所謂的麻嘴,就是芋頭花裡有什麼特殊的物質,估計就是跟異香有關的,處理不好的話入口特別麻,有時候麻到嘴唇、舌頭都不聽使喚,一點兒知覺都沒有,甚至連喉頭都會麻痺。

所以一般人處理不來,幹脆就不吃。

但李曼青不一樣,她上輩子沒少吃這東西,後來連附近小飯館的老闆娘都找她幫著處理,因為她的技術有了小小的“名氣”。可以蒸茄子吃,蒸臭豆腐,蒸蛋羹,蒸火腿,蒸洋芋……吃法多著呢!

其餘的家裡都有,只茄子沒有,正好,她偏偏想吃蒸茄子的。

送走蔣玉蘭,她把孩子交給老爺子看住,自己拿著錢包上街買茄子去,他們菜園子裡沒有,但菜市場應該有大棚裡種的。為了防止兩個小搗蛋鬼碰到芋頭花,她還專門給放廚房裡,把廚房門給關上。

剛巧在菜街遇到大姑姐,也正買菜呢。

“大姐你要買啥?別開火了,過來我們那邊吃吧,今天有好東西呢!”

“啥好東西?”唐豐蓮穿了身駝色的羊毛大衣,配上大波浪的頭發,特別顯氣質。

“芋頭花!玉蘭嫂子給的,平時還吃不到呢。”

唐豐蓮果然心動:“哎喲,那有口福了,正好芳菲去學校了,她爺爺奶奶回老家看油菜去了,跟你姐夫兩個人還真不知道吃啥……”

李曼青明白這種感覺,有孩子在,問她想吃啥就買啥,不用費力想什麼樣式,但自己做主的話就難了,菜市場的菜每天就那幾樣,看來看去也沒食慾。

大姑姐說雙們愛吃魚,她又去買了條鯽魚,給她們煮鯽魚豆腐湯喝。要不是李曼青攔著,不知道她還要買多少別的。

兩人滿載而歸,許多吃不上的都直接放廚房,天氣冷不容易壞。

說好讓大姐夫也過來,劉蓮枝兩口子上同事家做客了,楊麗娜要上班,只有哥哥和小輝在,李曼青也把他們叫過來,大家幫著七手八腳做飯,速度倒是挺快的。

她跟大姑姐在廚房裡一個切,一個炒,配合的挺有默契。不妨突然聽見一把驚叫聲,李曼青嚇得鍋鏟一抖,趕緊三下五除二鏟盤子裡,往燒得正旺的鍋裡加兩瓢水,才有空出去看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