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4頁)
章節報錯
李曼青就看著他背影發笑,心道:哼!知道我累了,做飯這才九牛一毛呢!回來也把孩子丟給你帶帶看,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著那十個小時,就沒有一秒鐘是省心的。
沒一會兒,一家四口,哦不,算上嗷嗷待哺的兩小隻,應該是六口,圍坐桌前。
“動筷吧,吃了好好歇息。”老爺子一發話,李曼青就拿小勺子舀蛋羹喂孩子。
稍微慢一點,她們就急得哇哇叫。
唐豐年愛極了她們這小模樣,主動接過勺子,讓媳婦兒先吃。
李曼青也樂得輕松,端起已經被男人夾了好幾片火腿的飯碗……夾太多了,都快把米飯給蓋嚴了。
這臭男人,才四個大人吃飯,桌子就這麼大,還怕她夾不到嗎?真是多此一舉!
心裡卻覺著甜絲絲的,平時她喂孩子婆婆也會幫著留菜,但那種留盤子裡的跟直接夾她碗頭上的……真的不一樣。
只要有香噴噴的蛋羹,孩子才不管是誰喂的呢,“嗷嗚”一口恨不得連勺子都吞進去,嚇得唐豐年捏著把汗,不住的提醒“慢點慢點,多的是”。
這麼稀罕幾個爛雞蛋……不會是平時老人捨不得給她們吃吧?像他們幾姊妹小時候,因為不常吃到,所以好容易吃到一次就跟害了雞蛋癆似的。
還好老兩口不知道兒子的想法,不然都要喊冤了。
天地良心,這倆小祖宗,一塊八一斤的香米都隨便吃呢,新鮮水果排骨大骨頭就沒一天斷過,還會剋扣她們兩個雞蛋?!
“怎麼回來這麼早?”老爺子悶了口酒。
李曼青也豎起耳朵聽著。
“工地上的活計告一段落,就回來幾天。”絕口不提是因為想老婆想孩子了提前回來。
聽說還要再回去,幾人都有些小小的失望。
但李曼青知道,現在的分離只是為了以後更好的在一起,也能理解。其實,這個男人比她想象的更想跟她們在一起。
“幹到過年,有了本錢就回來自己幹。聽我同學說咱們縣裡要發展經濟,這兩年要蓋的樓房多著呢……”
見所有人都看著自己,唐豐年不慌不忙的餵了孩子兩口,才繼續道:“我還聽說了,到時候要普及自來水和修路,如果……”
李曼青也跟著點頭:“對,我也聽說了。”
上輩子宣城縣改成宣城市,縣裡多少樓房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拔地而起。而且這個時間持續了至少十年,改之前為了達標要建,改以後規格提高了更要繼續建。
而且,最主要的是,修自來水和道路!
如果沒記錯的話,前幾天她才特意問過蔡雄波兩口子,專門幫她諮詢過雲安市的律師,說撤縣設市要求“自來水普及率不低於65,道路鋪裝率不低於60,有較好的排水系統”【1】……他們村的自來水就還沒通呢。
當然,他們沒有多出來的二十年人生,上頭不放話,所有人都只以為是縣裡要大力發展經濟……她既然有“天眼”,是不是就可以賺這個錢呢?
如果唐豐年能抓住這個機遇……掙的可就不是她賣手錶那點“小錢”了。
她男人怎麼就這麼有遠見?!
她翹著嘴角看他,邊看邊笑。像小姑娘看了不起的意中人一樣,眼裡的欽佩一目瞭然。
老太太和唐德旺對視一眼,都笑起來。他們小兩口感情好是好事兒啊!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他們就能有孫子了。
“那能在家幾天?”老太太比較關心這個。
“到時候看吧,估計得等孩子周歲過了再說。”
今天才九月二十九號,生日在十月十六號,那少說也要待二十天的。
老太太舒了口氣,“多在幾天好,過幾天叫你大姐和二姐回來,咱們把中秋給過了。”今年有閏八月,本來中秋過的都是前一個十五,但因為兒子不在家,他們也沒怎麼過。
老爺子也道:“辦周歲好,咱們家豬也大了,先把豬給殺了。”
唐豐年點頭,反正閨女周歲肯定要好好辦,不止要殺豬,他還計劃買兩只羊,買頭牛來宰宰呢。
“啊……阿米……”小雙見爸爸只顧著跟媽媽對視,急了,她嘴裡空空的什麼吃的都沒了呢!
“快喂她快喂她,吃不到能把你屋頂給掀咯!”老太太催兒子。
就這麼一面吃,一面聊,還得時刻喂孩子,這一頓中午飯直吃到兩點鐘才結束。當然,不想唐豐年費心,大家都有默契的沒提羅母來鬧事的事兒。
老太太把碗筷接過去洗,囑咐兒媳婦給兒子收拾東西去。
李曼青剛走到門口,就見唐豐年埋頭鼓搗一個長方形的巨大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