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漢芯造假(第2/2頁)
章節報錯
走出火鍋店,外面依然是烈日炎炎,稍微停頓一下,眉頭上的汗水不斷地向下淌,整個汗衫都快打溼了。
“回家還是跟我去學校?”
下午唐珊珊還有兩節課,估計四五點鐘才能結束。
“我們還是回家吧!”
本來他到學校裡溜一圈,但是在這炎熱的天氣下,不但他受不了,就連多多也會熱的哇哇叫。
看著唐珊珊開車離去,李向陽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剛才喝了一瓶啤酒,如果這個時候開車回去,算不算酒駕?
一瓶啤酒不算啥吧?
但他並沒有繼續冒險,開啟車上的空調,在車上休息了一個多小時,才駕車回去。
即使是這樣,他還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在路上遇到交警查酒駕。
回到家後,把多多交給丈母孃,然後又威脅了一下調皮搗蛋的寶寶,讓他安靜一下,不要打擾他和多多的休息。
坐在沙發上,李向陽習慣性地開啟膝上型電腦,翻看李敬文和楊昌茂等人發來的資訊。
其中一條質疑“漢芯”造價的資訊,讓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陳進,1991年畢業於同濟大學,1992年赴美留學,1994年、1997年先後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計算機工程碩士與博士學位,1998年1月獲美國德州大學博士學位。專門從事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和檢測方面的研究,他曾在美國ib、摩托羅拉等公司擔任高階主任工程師、晶片設計經理等職,主持系統晶片開發等工作。2001年,陳進被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吸引,回到了祖國。
二十年前,在那個連大學生都十分少見的年代裡,陳進這樣的海龜一回國,就受到了相關單位的重視。2001年,陳進剛回歸,就到了上海交通大學任教,並且成為了晶片研發部主任和“漢芯”計劃的總設計師。
陳進當時可以說是意氣風發,研發之初,他就給自己定下了四年之約,第一年,第二年臥薪嚐膽,第三年一鳴驚人,第四年則海納百川,鵬程萬里。讓國內外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陳進僅僅用了16個月的時間,就“研發”出了“漢芯一號”。篳趣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2003年2月16日,“漢芯一號”的釋出會場面可以說是非常宏大,sh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親自主持,信產部科技司司長、sh市副市長、上海科委、教委負責人悉數到場。
在釋出會上,由鄒士昌、許居衍等知名院士和“863計劃”積體電路專項小組負責人嚴曉浪組成的鑑定專家組作出了一致評定:上海“漢芯1號”及其相關設計和應用開發平臺,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晶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當時“漢芯一號”給出的定義是:採用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半導體工藝設計,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個整合塊上有250萬個器件,而且具有32位運算處理核心,每秒鐘可以進行2億次運算。
“漢芯一號”研製成功的訊息發出後,可以說是舉國震驚,尤其是當時專家組給出定論,說漢芯一號超過同期英特爾的產品後,更是讓人們十分意外。這款晶片頓時成為了全國的驕傲,負責這款晶片研製計劃的負責人陳進也被國內各大媒體稱之為“民族英雄”。
陳進的人生在此時達到了一個高峰,不僅被上海交大聘為“長江學者”,還擔任微電子學院的院長,成立了漢芯有限公司,拿著國家高額的科研經費,繼續研究著晶片。
當然,也有少數人提出了質疑,“晶片研究當真這麼容易嗎?”
“不到兩年時間,就能讓中國晶片從一片空白變成領先國際嗎?”
“英特爾走到這一步用了40年,難道我們真的可以彎道超車?”
......
喜歡重生1990之人要低調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之人要低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