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過後,明珠來到花園裡消磨時光。她坐在鞦韆架上, 吹著晚風, 看著腳下綠油油的草地, 心情莫名地舒暢。

淩宗訓站在她身後,輕輕地推了推鞦韆, 她便晃晃蕩蕩地飄了起來。

“都什麼時辰了, 你還不回驛館?”明珠催促道。

“不回了。你讓下人給我收拾個房間, 我今夜便宿在這裡,如何?”淩宗訓笑道。

“不行。”明珠跳下來, 看著他,小嘴一撇, “這可是我家。還沒成親呢, 就算計著要賴這兒不走了?讓人知道了,不得笑話死。少在這兒晃晃蕩蕩的, 煩死我了。”

“非得等過了門, 才能住進來?”淩宗訓笑道。

明珠噗嗤一笑, 這話聽上去, 怎麼好像是自己娶了他一樣?

淩宗訓笑道:“皇上很早就許諾過,要在京城給我修一處宅子,被我拒絕了。你說, 我常年在外, 又沒有家眷,修了也是閑置著,不是浪費錢嗎?不過眼下, 咱們就快成親了,我這靖陽侯府差不多也該動工了是不是?你最近要是沒事,可以在京裡逛逛,物色個喜歡地點。”

“還物色什麼?我家這個王府不是新修的麼,住這兒不就好了?爹爹就我這麼一個女兒,將來他進了京,一個人生活多孤獨啊!我自然是要陪伴他老人家的。”明珠偏頭,笑道。

“那不是讓人笑話我,連個房子都蓋不起?還得蹭媳婦的房子住。”淩宗訓略一皺眉,道:“你若捨不得父親,我便把府邸蓋在這附近,方便你回孃家,如何?”

“那就挨著我家好了,正好,還跟你的好兄弟離得不遠。”明珠笑道。

“你倒是提醒了我。”淩宗訓笑了笑,“你既然不喜歡我賴在這兒,晚上我便去延修那裡住好了,驛館我是不會去了,哪比得上他的王府舒坦?”

兩人展望著未來的居處,忽見丫鬟玉蓮匆匆趕來,見到明珠,行了一禮,道:“郡主,鄭貴妃派了個太監過來,說是有旨意。現正在客廳等著呢,還請郡主去一趟。”

“好,我去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淩宗訓道。

明珠瞟了他一眼,“要麼老實待在這兒,要麼趕緊回五皇子的府上。還嫌外人不知道,你像個潑皮似的賴在我這兒嗎?”

淩宗訓立即笑道:“你放心,鄭貴妃待我不薄,既然是她的人,便不會嚼那些沒用的舌頭。”

明珠不再反對,淩宗訓立即跟上她的步伐,二人離了花園,朝著客廳走去。

客廳內,一個中年太監正坐在椅子上喝茶。見到明珠和淩宗訓二人一起現身,心裡略有些吃驚,臉上卻是不動聲色,上前請安,殷勤笑道:“恭喜侯爺、郡主,皇上親自賜婚,這可是天大的臉面,大喜,大喜啊!”

明珠臉上一紅,也不說話,淩宗訓笑了笑,打賞他一錠銀子,太監喜笑顏開,又說了一堆吉祥話。

“公公此番前來,究竟所為何事?”明珠打斷他,道。

“回郡主的話,咱家是替貴妃娘娘傳旨來的。娘娘說了,郡主若是有空,能不能代她走一趟穆陽侯府,弔唁一下桓青青小姐?”

明珠臉色一變,心裡頗有些反感。轉了個念兒,她忽然想到,桓青青害人不成反害己的事情,只有皇上和太後知曉,鄭貴妃可能還不知道自己與桓青青已經結下了很深的樑子,所以才會提出如此要求吧。

不過她還是覺得有些為難。看在五皇子的面上,她不應該拒絕,何況鄭貴妃是皇帝面前最得寵的妃子,她並不想得罪,可是心裡想想,怎麼也不甘願啊!真的要為害自己的人去弔唁?桓家的人也不可能對自己毫無敵意吧?

太監看出明珠臉上的為難,笑道:“郡主有所不知,貴妃娘娘已經從皇上那裡知道昨天發生的一切了,桓小姐惡膽包天,想置郡主於死地,以及靖陽侯挺身而出,救出郡主等事情,貴妃娘娘心裡都清楚。”

“那娘娘還讓我去弔唁?”明珠頗有些不解。

太監笑道:“郡主有所不知,娘娘說了,桓侯是個心量窄的,這次不僅死了女兒,而且被靖陽侯傷了臉,大大地丟了顏面,若說他不會懷恨在心,那絕對不可能。娘娘擔心,他為了報複,會想方設法與靖陽侯作對,這就劃不來了。侯爺出征在外,很多事情還要靠京裡的人協調,比如糧草、軍需等物資,偏偏桓侯又是兵部的,萬一在一些小事上給侯爺掣肘,侯爺就難辦了。而且皇上可憐他家死了女兒,為了照顧桓侯的顏面,沒有把桓大小姐暗害郡主的細節公佈出去,所以外間並不知道郡主才是真正受委屈的那個,他們只知道靖陽侯禦前比武,劃傷了桓侯的臉,可能有些小人,難免會編排侯爺行事太過霸道。若再傳出什麼專權蠻橫之類的流言,對侯爺可就大大的不利了。所以娘娘才說,希望郡主假借她的名義,到桓府走一趟,奉上奠儀,稍加安撫,起碼臉面上也算交代得過去,也能堵住外人的嘴,說郡主大度。娘娘說了,郡主是替她去的,猶如娘娘親臨,桓家的人萬不敢難為郡主。”

對於這個太監的說辭,淩宗訓並不太往心裡去,他是雷厲風行的性子,凡事敢做就敢於承擔後果,早在對桓山動手之前,他便思量過對方可能的報複行徑。他有自信,以自己的手段和地位,絕對不怕桓山的任何伎倆。然而他也知道,鄭貴妃是一片好意,她是延修的生母,又一向照拂自己,既然開了這個口,自己和明珠便無論如何也不好拒絕。

果然,明珠很快便答應下來,“多謝貴妃娘娘的一片好意,明珠一定辦好這件事,不讓娘娘失望。”

“好好,郡主接受了,咱家也就好回宮複命去了。娘娘已備好了奠儀,交貴府下人收好了,請郡主一併帶去。”太監笑道。

“這怎麼能讓娘娘破費……”

“要的,要的,娘娘說,這是她的主意,讓郡主跑這一趟,心裡已是過意不去,奠儀理當由她出。說起來,這也是娘娘賞下來的,郡主接受便是。”太監笑道。

“多謝貴妃娘娘,設想如此周到。”明珠笑道。

“哪裡,哪裡。咱家這就告辭了,郡主、侯爺還請留步。”太監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明珠望了望門外的天色,低語道,“雖然我不想去,可眼下也推辭不了了。聽說桓青青明日一早便要出殯,看來我得起個大早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