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得儘快發掘人才才行。

雖然已經將黃河決口改道的災難,還算圓滿地處理掉,但克里米亞戰爭之後的洋人,會不會如歷史上那樣,前來侵略中華,馮雲山還真的很是擔心。也許,透過在歐洲的郭嵩燾與洋人多談判,多開放些通商口岸,或許,一時間可以緩和下與洋人的關係,但最終還是難以滿足洋人的胃口。

說到底,就是個利益關係。若是自己想要帝國強大,就必須在與洋人的貿易中,獲得順差,同他們的貿易要獲取利潤,而不能將本國創造的財富源源不斷地透過貿易被他們攫取。而這樣的話,就如同歷史上一樣,最終會引起這些列強的不滿,從而透過戰爭手段,強行改變貿易格局,比如鴉片,工業布匹等傾銷給中華,成為他們的殖民市場,搶奪中華百姓創造的財富。

因此,在馮雲山聽說曾國藩的一應手下歸降,還有羅澤南的弟子等回鄉,他便立即下令讓人將他們都請來聖京,若是請不來,便直接綁來。這回,這些名臣自己可都要將他們一網打盡了。

“那便這樣。今日有事快議,無事便先退朝吧。”馮雲山心急散了朝會,去著看名單,都有哪些知名的名臣投靠了自己,來到聖京了?

“啟奏陛下。英國公使包令和法國公使布林布隆、美國駐華專員麥蓮三人聯合向帝國遞交國書,要求擴大原本同聖國的通商範圍,加大合作力度,他們第一個要求便是在聖京和其餘四京設立大使館和領事館。”商務部的副部長伍崇曜奏道,商務部與外務部已經脫離為兩個部,但因外務部的副部長吳如孝率領一大幫子人去了美國,尚未回來,因此,外務部的事情暫時他還在負責著。

“此事便由伍愛卿你全權負責吧。”馮雲山應道,對於這幫老外,如今他難得理會了,伍崇曜長期與洋人打交道,自然知道怎麼應付他們,而且,設立大使館和領事館的事情,原本正常,他都同意,不設立租界之事,也早有交代,不用他操心,還是放權的好。

退朝之後,馮雲山不待眾人散去,便掏出到了聖京的名單,看了起來。

劉勝邦和傅善祥在一旁伺候著,而義王石達開、內閣副總理曾觀瀾、內務部副部長謝享才、庶務部副部長王闓運等馮雲山的親信,也都在一旁等待著,並沒有跟其他人一樣離開。

“李鴻章兄弟幾個,也歸順了帝國?”馮雲山一眼便看見了排在最前面的名字,想起自己好像提過李鴻章,難怪謝享才將他的名字放在最前面。對於這位聞名於世的滿清重臣,除了曾國藩,可謂是他是最為知名的了,號稱‘東方俾斯麥’,相當於宰相般的人物,馮雲山是聞名已久。此人才華不消說,必定是一等一的出類拔萃,而且,在歷史上也是深諳洋務,連洋人都評價他是十九世紀末的中國最偉大的人物,別的不說,單論外交,他的確比自己任命的那個吳如孝要強得多。

“王文韶,此人好像有些印象,如今還只是滿清的一個小小的戶部主事,嗯,想起來了,竟然是他!日後的滿清重臣,直隸總督兼充北洋大臣,不過,此人在歷史上對洋人妥協,對戊戌變法表面上支援,暗地裡卻多加破壞,是個兩面三刀的傢伙,此人能一步步爬上高位,可見是個有才識和本事的傢伙,倒可一用,但不可重用。”馮雲山開始快速地瀏覽起這些已經抵達聖京的滿清降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之洞,嗯,果然來了,跟隨他的父親張鍈一道來的聖京?嗯,才十八歲,的確有些太年輕了,還沒考中進士呢,直接讓他為官,好像有些揠苗助長了。還是加以培養吧,直接命其為官,好像有些不妥。自己不能太過心急了。嘿,這是丁寶楨,也算是個人物了。原來竟然也在貴州,給這個貴州巡撫蔣蔚遠當幕僚啊。嗯,此人可倒是可用。”馮雲山順著看了下去,一邊心中默默地思索著。

咦,還有這麼多人!袁甲三,此人是個可用之人。馬新貽,嗯,好像也聽說過,應該是個人物。張樹聲、董鳳高、潘鼎新、吳長慶,嗯,這幾人原來都是安幑團練頭目,難怪日後成了淮軍之人,如今都歸順帝國,算他們識趣,只是,怎麼沒見了劉銘傳?

馮雲山記得淮軍將領最知名的,應該是劉銘傳才是,對了,還有那個叫丁汝昌的,都沒見了,到時自己要好好問問。

只可惜,自己雖然對晚清的歷史比較熟悉,但這麼多的人名,終歸是記不住,以李鴻章為首的一干淮軍將領,還是很多給忘記了。

倒不是馮雲山就一定喜歡用這些名人,實在是如今整個中華帝國太欠缺能治理地方的官員和人才了。這些滿清的降臣,說起來,馮雲山使用他們還要被那些討虜軍將士埋怨呢。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那些將士,連識字的都不多,最近一年雖然在軍中開展夜校識字,但畢竟沒有這些降臣有學識,還有地方治理經驗。

治理地方,可不是隻有忠心便成的了,而且,這些讀書人出身的官吏,雖說有些貪墨和毛病,但這個時代,不像後世那般毫無原則和底線,他們的心思至少還是想著百姓,即便是為了他身後的名聲,也想好好當官,為民造福。有這份心思,便夠了。

這些未來的天下名臣,屆時,都歸了朕,歸了帝國,就不愁沒人幫自己治理天下了。想到這,馮雲山便有種猶如當初的唐太宗舉行科舉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感慨來。。

a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