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城外設立招賢館,招募團練勇士,甚至滿清的官員,均可投效。依次分發官印,讓其治理地方,充為縣、鎮之官員。

在聖王王府派遣官員治理之前,先行讓其安撫地方,不至於引起大的混亂。

最為主要的,還是安民告示。

討虜軍在佔領的各處縣城城門、鄉鎮市集之處張貼安民告示,宣揚聖國的新版田畝制度,同時又明確只要不幫助清妖,都是聖國的子民,收到討虜軍將士的保護。除日後的稅收外,錢糧捐獻,悉聽尊便,皆不強求。

……

徐少蘧是蘇州城郊長洲縣東永昌鄉人。他自幼習武,孔武有力,而後讀了幾年私塾,但一直未考取功名。因其家財萬貫,便捐了個監生的功名,又買了個道員的虛銜,成為長洲的一方豪強。

早在一年前,徐少蘧便受命朝廷,組建了長洲團練,總部設在永昌,招納了三千餘人。

這天,他剛睡醒,胞弟徐佩瓀便來找他。

“佩瓀有事?”徐少蘧伸了個懶腰。生活無憂的他,良田近千畝,妻妾不說成群,也有四五房,家丁幾十人,如今更是團練頭領,手下三千號人。唯一讓他頭痛的是,佔領上嗨的粵賊打過來了,他這幾日都在盤桓,官府和賊寇,該如何辦才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兄長,前日,你不是讓小弟去打聽訊息嗎?”徐佩瓀謹慎地看看房外,確定沒人後,這才有些小聲地說道:“粵賊放出了訊息,招納鄉紳和團練。兄長,你看!”

說著,摸出一份安民告示,遞給徐少蘧。

徐少蘧接過來,細細看了起來,緊鎖眉頭慢慢舒展了,到最後,似有喜色,抬頭望向兄弟:“佩瓀,這真是粵賊發出的?不知上面所說,算不算數。”

徐佩瓀道:“千真萬確。昨日小弟在吳塔巡司署衙門口,親眼看見有數十名身著制服的粵賊賊兵上前張貼的,還敲鑼打鼓吆喝了一番,當場便引得有十餘人鄉間閒漢投奔加入,成為賊兵的一員。今早,又聽說辛莊鎮上的辛玉已經投靠了粵賊,收到優待,跟隨他的千餘團練均轉為粵賊的地方駐兵,成為什麼第一團。”

徐少蘧眼神一亮,一把抓住徐佩瓀,道:“什麼!?辛莊的辛玉,連同他帶的團練,都已經投靠了粵賊,嗯,討虜軍?”

“唔,不單辛玉,還有那漕湖的李二,也投靠了討虜軍!聽說受命為什麼鎮長,要組建什麼漕湖鎮公所。”徐佩瓀有些期盼地看著兄長,眼神炙熱,只差直接催促自家兄長也早些投靠了。

“……”徐少蘧顯然意動了,但又不敢斷然下決定,猶豫起來。

“兄長!難得對方這麼有誠意,消除了兄長原本的顧慮。若是不早些下決定,好職位都被像李二之流給佔去了。”徐佩瓀急道。

徐少蘧瞪大眼睛,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好!那為兄就率領眾位兄弟,歸順討虜軍!佩瓀,你便為咱徐家的代表,前往那討虜軍軍營同他們談判,爭取個好的條件。”

“兄長英明!”

看著弟弟離開的背影,徐少蘧自言自語道:“傻弟弟,也不知道收了粵賊什麼好處。如今粵賊勢大,反正我徐家本就要投靠,便順便趁了你的意吧。不過,若是將來朝廷得勢,再打回來,我便再歸順朝廷。總之,兩邊都交好,都不得罪,任誰佔領長洲,我徐家巍然不倒。”

稍後,徐少蘧有寫下一封書信,將手中的這份《安民告示》也一併塞入信封,火漆封好後,喚來一名家丁,將信遞給家丁,交代:“你今日趕到府城,今夜趁無人的時候,悄悄溜至北郭城門,學下三聲布穀鳥叫,城頭便會放下吊籃,你將此告示交給他們,便可返回。記住,不可讓人發現了!”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