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1/2頁)
章節報錯
常州那邊太平軍和清軍雙方,陷入僵持。但蘇州府,卻是另一番景象。
甲八師兵鋒已經抵達蘇州城郊。
五月中旬,甲八師攻佔崑山和新陽兩縣,滅敵三千餘人。
一見甲八師來勢洶洶,兩江總督怡良提前一步,逃往無錫縣城。當然,他的藉口是前往新佔的鎮江城,招撫地方。
由於兩江總督怡良未戰先逃,清軍“膽氣愈寒”,只顧劫掠地方鄉紳,毫無鬥志。一路從各縣逃往蘇州府城。
這樣,很快地,吳江、吳縣、長洲、元和、震澤等蘇州治下的縣境,以及太湖廳,被甲八師輕鬆地攻佔。
蘇州府下的地方鄉紳組織團練想反抗,卻被甲八師的新式洋槍給打怕了。數百團勇衝來,一個連的討虜軍迎上去,便是一連串子彈射出,根本衝不到跟前,便哭爹喊娘地倒地一片,三四十人被擊斃擊傷後,剩下的團勇便再也不受指揮,一鬨而散。
但蘇州地方的鄉紳勢力雄厚,與官府交織一起,視討虜軍與太平軍一樣,認為都是長毛賊兵。
而官府總是在說,長毛賊兵一路燒殺搶掠,男的,不是殺掉便是充作奴隸,日夜幹活;女的,都被當成女奴,任意欺凌。這些團勇哪知道那麼多,自然相信,為了保衛家鄉的妻兒,為了聽主家的話,明年才有更便宜的田租,自然拼命要趕走入侵的粵賊。
因此,正面打不過,便總是半夜偷襲,或是利用地形和環境,不停襲擾,讓甲八師的師長陳天仕很是頭疼。
要不是如今聖王下令不能殺百姓,陳天仕還真想成片地將團練的生存土壤蘇州府的各處大型村集,全部摧毀。
他一邊收攏兵力小心翼翼地前進,一邊派人向總參謀部和聖王稟報這邊的情況。
但即便是地方團練再怎麼騷擾,也是無關大局。
並且,在江南省的特務司加緊活動之餘,陳天仕也開始執行聖王的安撫百姓之法。
陳天仕也是無奈之下,才這樣做。
蘇州城內,已經擠滿了從各縣逃來的清軍,加上前期小刀會起義,從上嗨、松江府等地逃竄的清兵,足足有近萬清兵逃入蘇州城內。
而蘇州府城同元和縣、長洲縣、吳縣三縣同城,自是超級大城,人口數十萬。在滿清前期一直又是江蘇省治之地,如今江寧被太平軍佔領後,又成為江蘇巡撫衙門等治所,本就有重兵把守,加上各地逃兵入城,足足有近三萬人數之多。當然,一大半多是綠營兵,另一小半,卻是團練勇壯。
不止如此,蘇州城外的幾處郊縣,都是當今天下最為富庶繁華之地,人口稠密,最近兩年興起的團練極多。雖然明面上被討虜軍佔領,但也只是佔據縣城和重要城鎮,地方駐兵還未趕來,各處鄉下自然還是地方官紳組建的團練在控制。
因此,憑藉甲八師區區一萬餘將士,即便有甲十師第四、第五、第六三個主力團近四千水師率領普通戰船六十餘艘戰船配合,也是難以強行攻克蘇州城。
還不如圍困蘇州,集中兵力圍剿蘇州城外的各縣,將這些團練全部瓦解,蘇州便成為孤城,而北方的翼王石達開率領太平軍又在攻打常州,只要佔領了常州,整個蘇州一帶便成了飛地,就算城內兵再多,也是枉然了。
甲十師的四千水師將蘇州城百餘里以及太湖水系、運河全部控制,斷絕了蘇州城的交通和對外聯絡。而且,利用蘇州四周發達的水系,完成對蘇州城的包圍。
陳天仕讓甲八師參謀部撰寫了上千份招降書:“爾等本地鄉紳,不如念及家鄉民眾,不忍視鄉老慘死,或率眾投誠,或開門納糧,解散團練,則可獲赦免,甚至獲官於聖國!”
重點招撫各地的團練和槍船遊匪,命其投降歸順,既往不咎。
同時,又進行攻心,將俘虜的各滿清小官,縣丞主薄等,因其都是蘇州本地人氏,便釋放讓其回家,只是要求其帶著聖國的勸降政策,四處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