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會後,馮雲山將羅大綱、林鳳祥、左宗棠、崔大同、陸順德、譚紹光、許祥光等人留下。
“本王留下你們,想必都心裡清楚了!”馮雲山直接說開了:“以後,聖軍,哦,不對,從現在起,要叫中華討虜軍!以後討虜軍的主要具體指揮者,不是本王,而是準備要成立的總參謀部!而你們,便成為總參謀部的骨幹!”
見眾人一臉喜色,馮雲山繼續說道:“總參謀部直接對本王負責!總參謀部負責人稱為總參謀長,設一正二副。總參謀部下設五大處:作戰處,作訓處,情報處,後勤處,軍事科學處。”
“大綱兄弟,還有林兄弟,你二人要指揮軍隊,便不進入總參謀部了!但這次總參新成立,人手不夠,並且需要儘快編制《中華討虜軍編制章程》,因此,這幾天你們留在這裡,幫忙參詳。”馮雲山直接佈置任務。
羅大綱和林鳳祥臉色黯然,他們沒能進入聖王所說的這麼重要的總參謀部,雖不至於對馮雲山不滿,但心中難免不快。
馮雲山見狀,解釋道:“大綱兄弟,林兄弟,總參謀部雖說重要,但畢竟只是參贊謀劃,具體作戰還得你們來指揮將士們執行。而且,想進入總參謀部,首先起碼要能識字寫字,否則,如何看懂作戰計劃?而且進入總參謀部後,便不能率領士兵了。你們自己考慮,要是想進總參謀部,首先一點,三個月內必須能認識一千個以上的漢字。”
聽到這裡,羅大綱和林鳳祥連忙搖頭,將心思去得一乾二淨。開玩笑,他們勉強只能認識自己的名字,讓他們重新識字,和讓他們繡花沒什麼區別。而且,進了參謀部便不能帶兵,對於這點,他們兩人均不能接受,還是乖乖領兵作戰得了。
看兩人模樣,馮雲山暗笑,繼續說道:“以後,討虜軍以及總參謀部等機構的職務長官,都稱為某長。鑑於你們都不甚熟悉總參謀部的情況,暫時便由本王暫時兼任這個總參謀長!由陸順德、左宗棠兩人任副總參謀長;作戰處處長由陸順德兼任;譚紹光任作訓處處長,崔大同任作訓處副處長;情報處處長由左宗棠兼任;許祥光暫任後勤處副處長,軍事科學處由徐壽任副處長。”
“作戰處的職責是負責討虜軍總體戰略戰術,制訂作戰計劃和動員計劃,並幫助作戰部隊實施,指揮並協調各軍隊的作戰行動。”
“作訓處的職責是負責討虜軍軍官的培養、選拔和士兵的訓練,以及組織完善不同軍中的聯合作戰。”
“情報處的職責是蒐集和提供一切有利於作戰的情報,包括敵軍的情報,戰場環境、天氣、武器裝備等一切因素,為作戰處和作戰部隊提供情報支援。”
“後勤處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討虜軍將士的吃、穿、住、行等後勤需求,並制訂作戰軍隊的行軍交通方式,提供工程兵勤務和營地、構築陣地等方案,幫忙聯絡支援部隊儘快到達。
“軍事科學處的主要職責是研發並生產先進的武器裝備,並提供先進的測量、統計、地形測繪等幫助。現階段是招募和收集各類工匠,還有洋人的科學家,研發新式武器裝備。”
一口氣將自己對總參謀部五大處的設想說了出來,馮雲山將後世普魯士和華夏的軍事總參謀制度基本都涵蓋在內。
左宗棠剛開始還只是覺得這個總參謀部只是聖王發明的一個新名詞,仿照滿清的軍機處設立的一個機構。最多招幾個幕僚,幫忙參贊軍事。
隨著馮雲山越說越多,越說越順,一個嚴密而系統的軍事指揮機構呈現在左宗棠眼前!他越思量,便越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創造。
這個總參謀部一旦建成,必將成為指揮討虜軍的一個關鍵機構,不但能將成為一個培養軍隊精英和專門研究戰爭經驗的學堂,還是一臺高效地發動戰爭並用盡一切辦法取得勝利的利器。
說完總參謀部的職能和人員任命,馮雲山當下便說了自己的一些軍制改編的想法,讓左宗棠等人進行整理,都編入到《中華討虜軍編制章程》裡面去。
……
二天後,馮雲山首先宣佈改組聖教,將原來的拜上帝聖教,改為中華復興會。
馮雲山自任會長,是最高領導人,任命羅大綱為副會長。下設執行委員會,為中華復興會的權利組織機構。
執行委員會成員人數不固定,全部由馮雲山任命,對馮雲山負責。
執行委員會下暫時設立庶務部、宣傳部、調查部、財政部、內務部、外務部以及安全部、教化部與工匠部等九個下屬機構。
在馮雲山的構想中,庶務部是整個中華復興會的各類行政事務中心,併為自己提供智囊幕僚的支援,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某辦公廳,總體牽頭諸般事務。
而宣傳部,則負責在中華復興會內部和外部進行各類宣傳活動,特別是對廣大百姓的宣傳。
調查部,則是抓中華復興會的內部調查和紀律,以及轄區的百姓、軍隊、商賈等各類調查處理,有點類似後世的紀檢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財政部的職責較為清晰,抓收入與支出,相當於原來聖教中的總聖庫。
內務部,負責內部管理,會眾的培養與發展,類似於後世的組織部。
外務部,則負責對外的聯絡,外交與商貿。乃是外交、商務、統戰和對外聯絡的綜合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