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聽到大堂之中的人議論,他才猜想這是方世年的兄長開的醫館。

祖輩時候,方家同沈家曾是世交。沈逸辰的祖父同方世年的父親是袍澤之友。他幼時在祖父身邊見過方世年,祖父還讓他喚過一聲‘三叔’。

後來祖父去世,沈家同方家的走動便少了。

加之方家在京中,沈家的封地又在懷洲,天南地北。再等方老爺子過世,兩家就近乎沒有了交集。

他只知道方家兄弟四人。

方世年在朝中身居要職,任大理寺卿。

老大方世萬在元洲城行醫。

老二方世坤娶了江北富商的女兒袁氏,經營藥材和茶葉生意。

這兩房都還算本分。

至於四房的方世平,自小被方老夫人嬌生慣養,活脫脫養成了遊手好閑的敗家子,在京中名聲昭著。

這些年方世年在朝中一直謹小慎微,卻還是免不了履受四房牽連,否則以方世年的才幹和方家數年的底蘊,方世年也不至於在一個大理寺卿的位置上屈居。

加之近來朝中局勢動蕩,皇子之間的皇位之爭愈演愈烈,大理寺這樣的機構動輒被人利用來排除異己,稍有不慎,便會將自己牽連下水。方世年其實騎虎難下,如履薄冰。

故而長房行醫,二房經商,其實於方家而言,反而都是好事。

不居廟堂,則不用顧及廟堂之深。

反倒是方家的四房實在不成器。

方世年若是一直任由四房留在京中,終究是禍害。

沈家同方家雖然祖輩算是世交,眼下卻無多少交集了。

方家的事,他權且聽聽。

……

屏風外,腳步聲臨近。

沈逸辰斂了思緒,目光企及之處,沈括正好端了藥碗朝他走來。

沈括是他的貼身侍從,此次隨他一道北上。

方才大夫開了方子,藥房抓了藥,沈括親自守著煎好了藥送來:“侯爺,藥煎好了,大夫說趁熱喝。”

沈逸辰接過,一飲而盡。

“侯爺可有覺得好些?”沈括問。

沈逸辰平淡道:”哪能立竿見影。“

也是,沈括一面接過他遞來的藥碗,一面攏了攏眉頭。原本定好了下午就要繼續上路,但往後沿途幾十餘裡都是官道,再要尋個醫館只怕要等到明日晨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