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春,寒意料峭。

元洲城內才剛下過了第一場春雨,眼見著日頭將要回暖,夜裡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城中乍暖還寒。醫館苑內,年前留下來的那些個臘梅骨朵兒一夜間都竄開了,連過往的風裡都透著一股子幽然的梅花香味,清清淡淡,很是好聞。

醫館名喚“仁和”醫館,坐落在元洲城西,在元洲城附近一帶小有名氣。醫館的東家夫婦皆是名醫,在元洲城附近一帶懸壺濟世,很積了些善緣。周遭的那些個富貴人家染了傷寒雜症,尋常百姓得了大病小疫,都習慣了往城西的這間醫館來。

醫館的東家姓“方”,祖籍京中,聽聞還同當朝大理寺卿方世年沾親呢!

可這大理寺卿方世年可是國中最高的司法長官,官居正三品,也算是朝中舉足輕重的要員。這樣的世族人家往往都出身顯赫,族中哪個不是非富即貴,倘若真是同大理寺卿方世年沾親,又豈會淪落到來元洲城一帶開醫館謀生的地步?

想來,又只怕是坊間的傳聞罷了。

醫館大堂裡,不少人都是遠道前來求醫的,免不了湊一處相互打聽一翻。

一打聽,便帶出了同大理寺卿沾親的傳聞來,不知真假,卻也只當調劑了。大夥兒真正感興趣的,無疑是東家夫婦二人的醫術。

總歸都是傳聞,有聽說醫館東家妙手回春,前不久把一個將死之人都醫活了的。

有聽說幾月前,東家夫人將一個外鄉人斷臂接上了,如今都能下地種田了的。

還有的聽說就幾日前,城南的一戶人家喪事辦了幾天,這東家去看了一眼,你猜怎麼著,竟然將臨下葬的人都給醫活了。

嘶嘶~聽得周遭前來求醫的人心中陣陣激蕩。

好些先前還面色怏怏的人,也彷彿剎那間有了精神,支著頭聚精會神且聽下文。

……

屏風後,沈逸辰微微抬眸。

目光透過屏風上的十方藥草圖,輕輕向外瞥了瞥。

死人醫活,斷臂重接之類的坊間傳聞純屬無稽之談,不過是前來求醫的人藉著求個心中穩妥而已,他自然不信。但若說這醫館的東家同大理寺卿方世年沾親,他卻是相信的。

方家是長風國中的簪纓世家,早些年族中很是興旺,後來雖然漸漸沒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方家始終是老牌的世族貴胄,舉手投足都不乏世族底蘊。

等到方世年這一輩,方家厚積薄發,忽然有了起色。

方家兄弟四人,方世年排行第三。

方世年確實有個兄長在元洲行醫。

沈逸辰只是沒想到,就是眼前這間醫館。

月前,他奉召自封地懷洲入京,這兩日正好路過元洲城。

他去拜訪了早前的恩師,又約了舊識同窗敘舊,酒興上頭便多留了一日。

夜裡一場大雪,他又飲了一宿的酒,酒意上頭,出門又吹了冷風,便染了風寒。

宿醉加上風寒,頭疼得實在厲害,強撐了一日也不見好,只得就近到城西這間醫館開了幅湯劑喝。

沈括去看著煎藥,他就在屏風後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