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一聽李靖的發言,就知道他還沒有看清大勢,只知道打仗。

齊王楊恩現在明顯有爭儲君的想法,這點很關鍵,否則其他都不是問題。

現在太子未立,楊暕又已經死亡,接下來,儲君之爭無非三種可能:趙王楊杲;齊王楊恩;代王楊侑和越王楊侗。

其中毫無疑問,前兩種可能性最大。不過,齊王意外死亡,對於齊王楊恩來,應該是有弊有利。

而且弊大於利!楊恩如今要上位,只有靠功勞了!

若楊暕未死,不管他是否被軟禁,他始終是唯一的嫡子,年紀又最大,無論是立長還是立嫡,相對來都佔盡優勢!

當然,楊暕一死,並且解除軟禁,也有好處,至少顧慮沒有那麼多了,畢竟楊暕的口碑不是那麼完美!

不過,他一死,局面變得非常複雜!因為,如果趙王楊杲順利成年,雖然他不是嫡出,不過當上太子的可能性依然最大。

從楊廣方面來,這樣做似乎可以保全他的孫子。

而如果立孫子輩,存在殺掉趙王楊杲的極大可能性!因為他畢竟是楊廣唯一的兒子,儘管是庶出!

這時許敬宗道:“其實,還有一個思路,齊王可以爭取擔任太原留守,防備突厥。太原兵精糧足,地勢險要,足以抵禦突厥!”

房玄齡搖搖頭:“許公,當初漢王楊諒不就是擔任幷州總管,後來反叛今上?

因此鄙人料想,今上為平衡各方面利益,即便暫時讓齊王擔任太原留守,以後也會調回,不可能久任!關中就不同,今上便於控制!”

許敬宗一聽,反駁道:“房先生,太原是山西重鎮,北控燕代,東邊俯視河北,南指關中,乃是王業之基!

今上如果長居江都,以今日突厥之咄咄逼人之勢,必定會讓重臣擔任太原留守,以防突厥南下。

要是這樣的話,那不是更危險?讓齊王擔任太原留守,總比讓外人好得多吧?”

他這麼一,房玄齡倒也無話可!畢竟許敬宗的這種可能性也不。

因為他大致判斷了如今的形勢,因為皇帝楊廣用民力過度,現在下有大規模造反的苗頭,已經有好幾個地方發生反叛了。

如果楊廣北征高句麗失敗,下必定動盪不安,如果局勢一發而不可收拾,結局尚未可知。

楊恩聽了他們的談話,心想,房玄齡和許敬忠果然都是高人,問題看得很遠,一般人都是不能及的。

在自己的世界當中,楊廣後來讓李淵擔任太原留守,在關中京城的代王楊侑,因為年紀太,加上缺乏能力,根本控制不了局面!結果讓李淵佔了便宜,攫取勝利成果。

自己雖然可以有個長遠的規劃,一定要當上皇帝,不過有些話不可以出來,否則洩露出去就不好!

他正想到這裡,程咬金突然道:“齊王,下官倒是有一個想法!其實今上怎麼做怎麼想,我等大可不必妄加揣測。

卑職以為,無論是今上讓齊王留守西京還是東都洛陽,其實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加強齊王護衛的管理,提高護衛戰鬥力,以便隨時聽候今上的旨意,掃蕩叛逆!

如今護衛有一萬五千餘人,已經不算少了!不過,在下官看來,他們多而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