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獨裴世矩得到了賞賜,就宇文述、來護兒、虞世基等人,也都得到了高低不等的賞賜,皆大歡喜。

把這裡的一切辦完,楊廣就起身趕回京城,預計九月底才能抵達。

楊廣對於楊暕的死,也就是當時心痛一下,時間一長,也就淡忘了。

這次西域行,除了在祁連山上有一次非常不愉快的遭遇外,總體上看,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

雖然反對西巡的聲音不,可是他們哪裡知道自己的心思?

自己一心要恢復大隋榮耀,做千古一帝!

接下來,先回京城,再到東都洛陽,爭取年底到江都,部署征討高句麗的計劃。

……

楊恩回到京城,在李淵的主持下,安葬了父親。

朝廷給了一萬匹絹帛的物資,用於父親的安葬,費用足夠。

楊廣批准透過的楊暕諡號為“忠武”,也就是忠武太子。

應該,這也是比較恰當的,楊恩也比較滿意。

自己前世的楊廣,他本人雖然為國操勞一生,還被叛軍殺死,但是卻被李淵加了一個“煬”字的惡諡號。

其實,楊廣還有兩個諡號“明”、“閔”。

“明”是他的孫子楊侗給的,以表明其祖父的功勞。

“閔”是夏王竇建德給的,以表示悲哀。

應該,這兩個諡號都畢竟符合楊廣,唯獨“煬”字,太貶低楊廣。

當然,這也將李淵本饒人格降低了!實際上,看不出李淵對中國的貢獻在何處,與楊廣相比,不知道差了幾萬裡!

……

古人對於守孝,是非常重視的,“禮”制排在所有制度的第一位。

楊廣給他定的服孝期為六個月,在服孝期內,自然是孝服在身,還不能洗澡,禁絕音樂女色。

這些可都不是開玩笑的!

一旦違反,後果十分嚴重,會被監察御史彈劾,受嚴厲處分,會失去皇帝的信任。

楊恩作為一個千年後來的人,熟知這一套,當然不會愚蠢到犯這樣的低階錯誤。

因此,他除了早晚一次給父親上香祭靈以外,就是呆在王府鍛鍊身體,與鄧倫一起專心研製火炮、機器。

當然,不洗澡,不等於一點衛生措施都沒有,他倒是經常用溼毛巾擦一擦。

對了,還有一種很有用的東西,已經快要成功了:時鐘!

由於鄧倫精通機械,加上楊恩的點撥,鄧倫很快就明白了時鐘的原理,做起來也比較順利。

……

這上午,楊恩正在與房玄齡商量事情,鄧倫就把一個做好的大鐘提了進來!

“齊王,這個大鐘已經可以運轉,請齊王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