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西域(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恩護送靈柩重歸,送行的人自然非常多,朝廷重臣包括各衛大將軍、將軍也幾乎全數到齊。
代表皇帝而來的,正好是禮部尚書楊玄福
楊玄感主持了一個儀式,唸了一篇悼念贈太子的楊暕的祭文,然後對楊恩道:“齊王東歸幾千裡,祝一帆風順!卑職私人有一份禮品相送,還望齊王不要嫌棄!”
此人話態度和藹,給人感覺是一個人人尊重的長者!
楊恩接過禮單之後,看了看遞給了身旁的來楷,然後淡淡感謝:“多謝楚國公!我皇祖父還要在此接見西域各國王、使者,制定安定西域之策,都要仰仗楚國公呢!”
“請齊王放心,卑職食大隋之祿,理當效力!”
隨後,若干官員依照官職大,紛紛上前和楊恩告別,當然,每個人都獻上了一份禮單。
不過,大多數饒禮物要回京後讓家人送來,因為他們不可能隨身攜帶!
在這裡的四位宰相都來了,特別是裴蘊、虞世基二人,對楊恩很是奉承,禮物也終重於他人。
楊恩安排有臥底,當然知道他們的底細。
在楊廣現在的“五貴”宰相當中,除了裴世矩相對比較正直清廉之外,其他四位能力雖然很強,不過都是貪婪之輩。
凡是貪婪的人,肯定會枉法,對朝政起到很壞的作用。不過這些楊恩也管不著,他了楊廣也不會聽!
楊廣這個人,雖然能力非常卓越,不過並不喜歡聽他饒意見,而是喜歡獨斷專行,非常霸道!
這其實也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直轄的二位左武衛將軍,一位是原來的代理大將軍屈突通,另一位是劉權。
其中劉權已經被任命為積石將軍,帶領四千人屯田在積石山下,防止吐谷渾東山再起。
左武衛的日常工作,實際上是屈突通在負責。
楊恩對他們工作做了些簡單安排,然後告別眾人東去。
……
楊廣一行人於六月二十日抵達張掖郡,黃門侍郎裴世矩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
入城以後,重新下旨又恢復了鄯善郡、且末郡、西海郡。包括河源郡,就是四個郡。
這四郡所管轄的面積非常巨大。
鄯善郡在敦煌以西,實際上就是現在新j自治區若羌縣附近的廣大地區。
且未郡,就是新疆j且末縣附近的廣大地區。
西海郡,指現在的青海湖以西幾乎全部,包括疆東部分地區。
河源郡,也就是現在的積石山附近地區,這裡是黃河上游地區,所以稱為河源。
這些地區都是吐谷渾故地,由此可以想見楊廣的魄力。
他雖然帶著若干妃子、樂舞人員,其實這不單是為他自己享受,而是後面主要接見西域各國之王使用。
在中國歷史上,冒著如此大的危險穿越祁連山,到張掖郡耀武揚威,只有楊廣一個人。
皇帝親自到如此遠的地方來,其威懾力,比單獨派一個將領過去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他的目的,當然主要是為了開疆拓土,維護對西域的統治,這種功勞是利在千秋。
可以,沒有漢代打通西域,沒有隋煬帝楊廣經略西域,沒有武則設立安西四鎮,大清王朝想要重新統治新j,難度就會大很多,因為那裡可能沒有如此多的漢人。
當然也要明,敦煌西北的西域各國,楊廣並沒有將其納入郡縣,這主要是由於當時大隋的威脅來自突厥和高句麗。
因此要團結西域國,以此來牽制突厥,一個很重要的政治戰略。
就當時西域來,後來李淵李世民父子,在西域的面積上沒有任何拓展,甚至還是大大縮。
後來真正打通西域,在西域設立郡縣的,全靠一代女皇武則。她對中國新j的影響,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