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一聽,終於明白了為何那些煉丹師雖然能夠練出鍮來,卻數量很稀少的原因。

原來那些煉丹師,把銅和爐甘石放在一起,然後蓋上一個蓋子,用木炭進行燒製。

由於沒有采取任何封閉措施,絕大部分的鋅都跑掉了,所以煉出來的鍮不但數量少,而且質量也不行!

其實那些煉丹師,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鋅”這種金屬。

當然楊恩沒有給他們講什麼度數,即使講了這些人也聽不懂。

蘇威道:“陛下,待魏王寫出冶鋅與鍮的文案後,此事宜儘快讓少府監雲公下牒各冶監,讓他們督促各地辦理此事。

如果在銅當中新增鋅和錫,總量按照三到四成計算,一年可以增加兩百萬斤鍮以上。

再了,按照魏王的法,這鋅和錫一樣,本身就是一種金屬,用處也極大,並不比銅差多少。

如果全國大規模開採冶煉,估計一年產鋅將逐步增加到四五百萬斤沒有問題,這就解決了金屬器物不夠用的大問題!魏王學到的這項技術,可真是不得了!”

楊廣也道:“的確如此,虞相公,馬上下旨,讓雲定欣抓緊辦理。”

這時楊恩道:“皇祖父,依孫兒看來,要想盡快推廣這項技術,孫兒就在大業新聞之上,發一期特刊,將此技術向全國推而廣之,效果或許會更佳!”

楊廣點點頭:“有理,就按照你的辦!對了,楊恩,我準備親自西征吐谷渾,留你下來守京城,你以為如何?”

楊恩一聽,不由得大驚!啊?把我留下來?

這怎麼行呢,我當然是要出征的!

此事應該還沒有最後決定,否則,楊廣就不會問自己了!

想到這裡他趕緊道:“皇祖父,孫兒正想趁此機會,去測量河西與隴右,儘快完成測量全國的任務,繪製出全國地圖。

另外,孫兒還從那西域高人處學得了冶煉高檔琉璃器的技術,據按照此法可以出透明的琉璃。

今後,這價若黃金的精美琉璃器,宮中可以大量使用,達官富人也可以盡力購買。

不過現在還缺少一種材料,孫兒準備到那裡去尋找!至於守衛京城,越王足以勝任,只需要派兩位大臣協助就行,比如唐國公和戶部尚書樊公。”

旁邊宇文述也道:“陛下,魏王之言有理!上述兩件事情,非魏王不可辦。

再了,魏王勇猛無比,這次登陸琉求,不過是牛刀試。以微臣看來,這攻擊吐谷渾可是大仗,完全可以讓魏王帶領一軍,跟著去學習軍事。”

他是得到了楊恩好處的,而且又兼著楊恩的師傅,知道楊恩想出去,自然要幫著話。

那楊倓一聽,心中很是不悅。因為按照現在的情況,皇帝帶在身邊的人,存在兩種人:

一種是皇帝特別喜歡的,比如自己;另外一種,就是皇帝要時刻提防的人,比如秦王,齊王等。

這個時候留守京城,的確隨便換個人都校不過,楊恩不同於他人,也不同於自己的弟弟越王楊侑,祖父讓他留守京城,莫非有何特別意義?

他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建議讓祖父把楊恩帶上,於是他道:

“皇祖父,孫兒以為,大哥既然有兩項重要任務急著去辦,讓他跟著去也並無不可,這京城就讓二弟留守,當不會有問題!”

其他幾位宰相都沒有話,因為這種事情很微妙,不便於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