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恩想把所有的膽水都讓國家管控,結果發現有些不太現實,因為這銅山很大,泉眼到處都是。

因此只有控制那些很大的泉眼,特別是雨季出水大的泉眼。

很多的泉眼,只有讓給百姓,如果他們要鍊銅,就按照規定收稅,這就跟採金、銀等其他金屬礦一樣,一般按照一成收稅。

有時候國家急需金銀銅之時,還必須讓他們全額賣給國家,當然價格也是由國家制定。

解決鍊銅的問題之後,楊恩就開始琢磨鍊鐵和鍊鋼,這才是大隋之根本。

不過他突然就想起,還有一樣很重要的金屬沒有搞出來鋅。

因此佈置完膽水鍊銅這項工作,他便讓人在簇採購了若干爐甘石,要帶回京城去,在那裡開始試驗一番。

楊恩急著趕回京城,他要跟著去討伐吐谷渾,這才是大事,至於冶煉鋅,再利用鋅冶煉出鍮,也就是黃銅,似乎還不大著急。

……

三月的大興城,陽光明媚,寒意全無。

太極殿。

今日是楊恩等人向皇帝和宰相彙報這次登陸琉求的戰果。

主彙報的當然是楊恩,他把登陸琉求的經過大致了下,還有在半路上建立一個很大的鍊銅冶作坊的事情也做了重點介紹。

當然,他和王世充二人聯名送上了不少禮品給皇帝和皇后,皇帝和皇后都是愛好奢侈的人。

楊廣一聽,什麼,居然一年可以增加百萬斤銅?而且這個方法還在現場經過檢驗了?

這……太不可思議了!

要知道現在大隋一年的銅產量,也不過五六百萬斤,這個數字還是估計的,其中包含了那些偏遠地區私冶的。

因為根據朝廷的律令,只有設有冶監的縣,其管理的採煉場所,才會上稅,其它地方聽任百姓私採,連稅都不用交。

這個政策,可比現在都要好很多!當然這是在隋唐時期,往後就不行了,越管越嚴!

其他的幾位宰相也都驚訝無比,那燕王楊倓自然無比嫉妒。

他原本想利用這次機會,找出楊恩的一些缺點把柄,再想辦法讓御史彈劾,結果自己收買的人無緣無故的失蹤了,令他的計劃功虧一簣!

宇文述道:“陛下,這次魏王可是立了大功,以微臣看來,應該重獎賞才是。”

虞世基也道:“的確如此!魏王不惜親自以身犯險,開疆拓土,這極為難得!

不僅如此,就是這一年增加百萬斤銅的功勞,給普通百姓封一個公爵都不為過!”

納言蘇威也道:“是啊,陛下,雖然魏王開辦的錢莊,大大緩解了市場上銅錢的流通,不過由於銅很稀少,依然有些不法之徒,熔銅錢做銅器,以牟取暴利。

據從江南返回的訊息,有人採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兩三倍之利這是真實的,書上有記載,甚至在唐代有些時候都是如此)。如今一年可以增加一百萬斤銅,自然就好了很多!”

楊恩一看,虞世基居然也跟著了幾句好聽的,他現在轉彎倒是挺快。此人深得楊廣信任,今後得好好利用。

最後御史大夫裴蘊也跟著幫腔,連聲好。

楊廣一聽,自然非常受用,微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