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楊秋荷開始規劃著,準備要作的營生。

包子饅頭這些東西,她是不打算做了。

不過棕子,這城裡面作的人不多。

但是那種糯米,也不知道在這時候好買不好買。還有豆類,最好,還是象現代一樣的,有的再包一塊半肥瘦的膘肉。如此一來,高階點的,低端的人群都可以享用。

有了這一打算,楊秋荷便開始去城裡面四下走訪。

棕子,在這城裡還真沒有。

也就是說,棕子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問世。

至於說糯米,這到也有産量。

不過,糯米的用處,好多人就是棍子戳軟糯了,再沾著豆麵兒吃。

那個吃點新鮮的還行。

但是吃多了,感覺也不是太好。

到是棕子,這個東西絕對可行啊。

最讓楊秋荷放心的是,這糯米的價格,比普通的米價格高不了太多。

至於豆子,則要便宜的多。

紅豆,黃豆,綠豆,這些都可以用的。

五花肉這些,現在的行情也得八十銅錢一斤了。

想想真是讓人咋舌啊。

平時只要一斤二十左右銅錢的肉,現在變成了八十銅錢。

可見,這一次幹旱,讓整個市場的價格,受到了多麼巨大的沖擊。

臨近下午的時候,馬大山和朱佩安一起從外面回來。

“什麼,你們說在挨著西城的地方,真的有兩間屋子要出售。只需要六十兩銀子!”

六十兩銀子,這跟以前的行情,也差不多啊。

楊秋荷有些不明白,為什麼現在豬肉一斤都漲了好幾倍兒。但是這房子,卻還是維持著以前的行情。

“媳婦,兒那家人出手的緊。最緊要的,是他們看著這城裡的難民越來越多,內心慌亂。據說自己的閨女要生産了,急需要他們去投奔照顧人。是以,便想要出手。這房了了,也張貼出來好幾天了,卻沒什麼人願意去接收。

有錢的吧,一個勁想著要往外面搬。

沒錢的呢,又買不起。象我們這樣的還敢出手的,恐怕真不多。”

楊秋荷略一思量,也就明白了。

看似這糧食和吃食之類的是漲價了。

但,也僅限於這些東西了。

在災難年。

其實,房子土地之類的,這是很不值錢的。

比如這一次受災。

不少人就開始售賣土地田産。

屋舍之類的,更有不少人拋售。

平時買不到的店鋪,這會兒也容易入手。

“既然如此,咱們明天,盡量壓價,看看能不能五十兩往入手。若是能行,咱就把那院子買下來。兩房確實是小了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