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二月二,青龍節,祈風調雨順,祈五穀豐登。由後宮中宮皇後發起做農桑祭,名曰祈青法會,乃是舊例。天子重臣皆會出席,而今年的祭祀法會便是在開寶寺。
開寶寺在汴京東北隅的夷山之上。從半山腰的山門往上,再往上殿宇依山傍勢層疊往上,其中大雄寶殿,地藏閣,羅漢殿,觀音殿皆按著規則井然有序,殿宇黃牆黑瓦,佛像寶象莊嚴。
開寶寺除了有著皇家寺院之恢弘肅穆,更有供奉著舍利子的琉璃鐵塔,此塔八角十三層,每個簷角皆懸掛風鈴,風過清音奏響,空靈而幽深,和著佛殿之內的梵音飄飄渺渺,聞之心境安寧。
平素裡,善男信女人來人往,香火鼎盛。今日乃是禦駕青龍法會,從皇城沿途到寺中前後殿全部已經封道肅清。上山的道邊除了有殘留的線香還在嫋娜並著一路侍衛,再無任何人影。
孟後才廢,中宮空懸,這場法會自是由太後向氏全權主持代理。
鑾駕在前,鳳駕儀仗隨後,再後面王公貴胄,文武百官。
柳葉一身緋色官服,頭戴翅帽,騎在馬上跟著隊伍徐徐而進。遠遠看去,明黃的儀仗在人頭攢動中若隱若現,猶如此刻突上突下的心。
“若是猜測沒錯,方也要針對的不僅僅是卓安德,還有下旨流放楊卓道的天子。”卓元說出了柳葉想到卻沒有說出的那一句話。
是啊,卓安德為了匡複大周,想方設法斂財以備於招兵買馬,期間被誣陷的被殘害的以及被同化的各州府大臣為數不少。不管楊左道屬於哪一類,總歸是與他脫不得關系。
方也針對寧俊生針對湖州案,其目的便是卓安德。
然而,處置楊左道的是天子,是趙煦。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過山門,百官皆下馬步行,柳葉在人群中肅穆前行,眸光從旁側一個侍衛身上瞟過,只是一掃而過,繼而繼續看著排在她前方官員的袍子行進。
“今日之事,你真的想好了?”晨起更衣,卓元靠在門框之上,隔著門問她。
她回答:“是的。”
默然良久,只剩衣裳布料摩挲的輕響。
許久之後,卓元問:“為什麼?”
她將宮綬繫好,佩上銀魚袋,“因為他是君,我是臣。”
卓元問:“僅僅如此?”
她頓了一下,感知著魚袋之上銀線的冰涼:“還有就是,我想盡快結束這一切。”垂下頭,輕聲,“我累了。”
又是片刻的沉默,卓元:“好,你要做的事情,我幫你。”
法會設在正殿,妃嬪在殿內,百官在殿外,依次按品階排好。早有寺中沙彌備好蒲團清香,先叩拜天地,後感念神明。開寶寺內百僧身著袈裟口唸佛經,手撚佛珠,繞著殿閣香爐緩緩而行,每行到佛前必是叩首膜拜。
大家都是垂目眼前,眼觀鼻鼻觀心,深懷虔誠,默默祈禱。沒有人發現有一個位置悄悄空了出來。
趙煦執香對著天地躬身為禮,而後退於殿內聽僧眾誦經。
殿門開合,唯有聖駕、妃嬪、特選的高僧在內,外頭是殿前營的護衛。
向太後體力不支已經會禪房歇息。
趙煦跪於第一排,劉英兒領頭,一溜兒妃嬪在後面蒲團上跪開,隨行的宮娥太監在妃嬪之後。
旁側圍立的是精心挑選出來的二十七位高僧,手持佛串列埠誦經文,不時繞著神像與眾人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