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人太渺小,如塵埃,飄搖於天地間;在寂靜的生命裡,如果,註定只能隻身流浪,請,少一點期盼,多一點釋懷。
鄭艾的家是距離長江兩千米的小村莊,這裡山明水淨,這裡樹木繁多,這裡鳥語花香,這裡是她心安的地方,也是承載著她童年所有記憶的地方。
她還記得,小時候,幼兒園和她家就隔著一道田坎,課間她還調皮地跑回家摘櫻桃吃,羨煞別的小朋友;還記得,爺爺給了香香的炒花生,上課時在桌子底下偷吃,被老師抓到沒收後的哭泣,和放學後還回來的開心;還記得,她帶頭,一群小朋友課間在操場上踢球,踢到幹媽家的門裡後,只有她能快速拿回的得意;還記得,她還組織班裡小朋友唱歌比賽,吸引了一群村裡的叔叔伯伯們圍觀...
父母們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雖不富裕,卻也悠然自得,她呢,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改革開放的風漸漸刮到了這裡,漸漸的,也有人天南海北的打工,慢慢的,村子裡的青壯年便不多了。
對於鄭艾的父母而言,只有一個女兒,壓力不大,而且又是手藝人,在家鄉那一片都吃得開,所以,鄭艾享受到了有父母陪伴的童年用時尚話來講叫不是留守兒童),爺爺慈愛,父母尊重,家裡的事情都一清二楚。
雖然偶爾有想過如果小學升初中差了1.5分,如果可以交高價進入好的初中,是不是高中考的大學會更好一些呢?但是更慶幸她們在身邊,不然的話,現在的感情會更加疏離。
......
盛夏到來,一片酷暑中,正是豐收的季節。
田裡,綠油油的稻子正在抽穗,地裡,青青的玉米已經變得金黃了,黃豆種在地邊,綠豆種在田邊;枇杷已經吃光啦,不用擔心,李子、桃子、葡萄、桂圓已經掛在樹上。
哪怕再大的太陽,再是中午,都有人跑來跑去,為什麼呢?因為可以去打麻將啊。
論農村人生活怎麼樣,不言而喻,辛苦,很辛苦,非常辛苦。
姑母在二千米遠的鎮上,姑父和姑母都有固定工作,已經可以從外表的年齡上看出他們之間很明顯的差距,表妹和鄭艾同一屆,也考上了很好的大學。
父母也沒有刻意的去追求一些東西,完全是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直到弟弟出生的罰款,直到她上大學的學費,好像給這個家一下子添上了很大的壓力。
鄭艾迴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家裡,熟悉的是,這是生她養她的地方,陌生的是,從高中開始就只有寒暑假在家。
鄭艾對父母的感情停留在童年一樣,可以直來直往的交流家裡的一切事情,可以寵寵她,可以撒嬌;但是在外面久了,也心疼他們的辛苦。
某日,鄭艾煮好米飯,等待母親回來炒菜,就拿笤帚打掃清潔,這兩層的小樓房,樓上是放柴火和曬糧食的地方,樓下則是廚房、臥室和客廳,水泥地很快掃完,就出門去隔壁家找弟弟了。
弟弟才幾歲,鄭艾高中時出生的,倒是打不起架來。
正巧,發小鄭萍在家,也是在照顧她的小妹妹,兩小孩在一邊拿玩具玩了。
鄭萍看到她過來,搬出凳子來,調笑道:“大學生過來了啊?”
鄭艾翻了白眼,不客氣地坐下:“你還要取笑我麼,現在大學生那麼多,都不值錢了啊。”
看看一邊玩得開心的那兩位弟弟妹妹,相視一笑道:“我們從小的友誼都延續到弟弟妹妹身上去了,只是可惜,我們從小沒吵過,她們打個不停啊。”
“我媽媽有說,你相親了啊,怎麼樣啊?”
“相了不知多少個了都,我媽天天在那裡唸啊,煩得很,這次的這個條件還好,馬上掰玉米,據說他父母還會過來呢。”鄭萍的笑容如花般綻放,點亮了整個夏天。
鄭艾看著她的笑容只覺得她很美妙,衷心的祝福她能幸福。
午飯時,父母正在計劃什麼時候開始掰苞谷玉米),什麼地方先開始,鄭艾仔細的聽著,爸爸突然對她提議道:“要不然你也和我們一起去掰苞谷試試吧?”
鄭艾看著父母交換了眼神,流露出希望她能去的表情,認真的思考,鄭重道:“好啊,弟弟可以去村裡找小孩子玩,不過我沒有力氣把它用扁擔挑回家哦,但可以和你們一起掰的。”
父母滿意的點點頭。
暑假中午的溫度會上升到四十多度左右,所以,掰苞谷的時候,早上得四五點起床,幸好鄭艾聽到媽媽的叫聲就能起,伴著露水,和她們一起出門;中午十點多,和父母一起被太陽公公趕回了家。
中午午休,下午四五點上坡,坡是方言,即地裡田裡的意思,上坡就是去地裡田裡做農戶,直到天黑,帶著星星和月亮回家。
玉米地只能穿長袖長褲,捂得嚴嚴實實的,即便如此也有玉米也割到手的時候,在玉米地裡穿梭著掰玉米,總有碰到玉米葉的時候,玉米葉邊緣有小鋸齒,是會流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