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一番操作,直接秀翻了王允。

王允這會兒也十分的納悶兒:怎麼自己才離開洛陽一年,董卓就跟換了個人似的!

王允還在思忖,下方的董卓哈哈一笑,讓義子起來,隨後翻過此事,與王允說道:“算了,咱們今天不聊這個了,司徒公的位置,本太師暫時給你留著。什麼時候你回心轉意了,再到本太師府上會晤即是。”

“謝太師!”

王允倒也沒有當即應下,而是面露感激的說上一聲。

隨後,他似是想起什麼一般,與董卓敬酒說道:“太師,老朽近來新得一件寶貝,想請太師過目。”

董卓對此還是頗為好奇,點了點頭:“既是寶貝,本太師瞧瞧倒也無妨。”

在王允示意下,不久便有僕人捧著一個長匣進來,恭敬放在董卓面前的案桌。

董卓也不怕王允使詐,親手將長匣開啟,匣子裡以黃色綢巾為鋪墊,巾墊上有一個巴掌大小的劍架,架子上盛放著一把短劍,不是鐵質,而是早就被時代所淘汰的青銅劍。

劍身全長不到三尺,寬兩寸,滿布花紋,鋒鍔仍很銳利,劍身鑄有篆書陰文十字:“攻痦王夫差自乍其元用”。

“這是吳王夫差劍?”

費勁的讀懂劍身上的文字後,董卓略顯吃驚的詢問起來。

關於此劍,他也只在後世的博物館裡見過,而且還隔著玻璃,沒想到如今,它就這麼靜靜的擺在自個兒眼前。

“太師好眼力!”

見董卓認出了此劍,王允大讚一聲,繼而說道:“沒錯,這正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征伐越國時,所攜之佩劍。”

根據夫差所在的時代進行推算,這把劍差不多得有七百年的歷史了!

難得的儲存如此之好!

董卓將其從劍匣取出,拿在手上把玩,手感還行,但畢竟是幾百年前的產物了,當成文玩珍藏還行,上陣廝殺,肯定起不到多大作用。

“太師若是喜歡,儘管拿去!正所謂寶劍贈英雄,縱觀天下,也只有太師這般的雄略人物,才有資格使用此劍。”

王允的態度很是大方,也很上道。

然則,董卓早就猜到了王允的意圖,他這麼做,無非是想跟自己拉關係、套近乎,往自己的這條大船上擠,然後找機會弄翻這一船人。

用狼殺人裡的術語來說就是:倒鉤狼!

王允作為漢室死黨,只會忠於皇室。

和皇甫嵩不同的是,王允更熱衷於權謀,董卓活著的時候,他想搞死董卓,董卓死了,就想取而代之。

別看這小老頭兒現在滿臉和善,一口一個‘太師’親切的叫著,看過歷史劇本的董卓可是知道,王允上位之後,同樣心狠手辣,反覆無常,排擠其他朝臣不說,更是不顧眾人勸諫,非要弄死蔡邕,最後搞得人心渙散,很容易就被西涼軍攻破都城。

這麼說吧,他幹過的事情,也比董卓好不到哪兒去。

心中合計一番,董卓卻也沒有戳穿王允。

你喜歡演,那我就陪你演!

先把你的劍收了,將來再對付你,保不準以後啊,還能用這劍給你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