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王定的計劃(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放肆!陛下面前,王太尉豈能如此無禮?”司馬防忍不住怒氣,直接訓斥王定,一副想要拼命的模樣。
王定不理會司馬防,這個老傢伙無兵無權,想說啥就說去,反正也沒有分量。只要能夠讓曹操得意忘形,為了丞相的位置而去討伐張繡,曹操就必然驕縱。到時候,這傢伙在宛城吃敗仗,王定做夢都能笑醒。
劉協愣住,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現在這個情況,只能趕緊向董承求助。
董承暗道司馬防衝動,剛才王定的話雖然不敬,卻正是他們這些漢臣想看到的情況。
“陛下,微臣以為,王太尉固然失禮,但還是心繫陛下和朝堂。宛城和漢中都很難攻克,若是曹司空和王太尉真的拿下這兩地,理應重賞。”董承緩和氣氛,擋住司馬防,讓他退回去。
司馬防也意識到自己衝動了,現在這個局面是讓王定和曹操爭鬥,絕對不能引火燒身。
劉協大喜,笑道:“董愛卿所言極是。曹司空聽令,朕命你明年開春出兵宛城,擒拿張繡。王太尉聽令,朕命你出兵漢中,捉拿張魯。鑑於漢中路途遙遠,地形險要,朕再寬限王太尉三個月的時間。兩位愛卿,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拿下此兩地,便按王太尉的提議重賞,如何?”
曹操微微眯眼,掃視王定,思考這是不是他的計謀。
陛下如此果決地同意了王定的提議,這明顯有可疑的地方。而且漢中比宛城難以攻克,發生的戰鬥也絕對不是一個級別。面對這種情況,王定又這麼可能如此有把握?
“臣,領命!”
“微臣,領命。”
曹操雖然疑惑,但還是跟著王定一起領命,權切觀察一番。
接下來的朝議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王定和曹操幾乎沒有參與,只是旁觀。整個朝議就只議論了漢中和宛城兩件大事,很快就結束。
馬車內,曹操絞盡腦汁思索,實在是想不明白王定是什麼意思,直到返回府邸還是沒有弄明白。
“快去,把荀彧給我叫過來!”曹操坐在堂內,對外面候命的僕人大吼。
“司空大人,荀大人已經在院外等候。”僕人跪下回應。
曹操抬頭,露出笑容,還是荀彧瞭解自己,知道自己肯定會找他。
荀彧從院外走進來,整理衣衫服侍,身上散發出濃郁的香囊味道。
“明公可是在為今日朝堂之上王太尉所言而感到困惑?”荀彧微微眯眼,笑著詢問。
曹操沉默不語,只是靜靜地觀察荀彧的眼睛。
荀彧略顯尷尬,趕緊繼續解釋:“明公,漢中曾是高祖發家之地,漢水橫穿,群山環繞,乃富饒之鄉。張魯盤踞漢中,更是將那裡發展得極其富庶,儲備糧草足以供應王太尉麾下大軍三年使用。漢中連著關中之地,蜀地劉焉年邁老弱,已無魄力出兵漢中。現在的漢中,可謂是天府之地。再者,從漢中出兵,可制衡西涼諸侯,穩定司州。王太尉之目的並非是為了大將軍之位,而是要奪取漢中以替代幷州!”
曹操自然早就想明白了這一點,他只是不明白王定為什麼要提前請功。而且,王定居然還同意了讓陛下規定時間,先班師凱旋者加官進爵,這是最大的疑點。曹操就算用屁股去想,也能知道漢中比宛城難攻克十倍,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拿下。
“文若,那你說說王定提前請功的意思,是為了什麼。”曹操不解,雖然並不想承認自己內心不解,但還是忍不住問出來。
荀彧淺笑,並沒有解釋,而是反問:“明公可否知道楚懷王曾言先入關者為王的典故?”
“荀令君的意思是王定在示敵以弱,藉此機會韜光養晦?想要出劍,必先磨劍,王定是想把司空推上風口浪尖,然後暗地裡發展實力。”郭嘉從院外走進來,邊說邊向曹操鞠躬行禮,但踉蹌的腳步顯得放蕩不羈。
郭嘉,又宿醉了。
曹操對此並不在意,郭嘉是大才,沉迷酒色是人家的私事,只要有才就足以讓曹操欣賞。
荀彧皺眉,雖然他很敬重郭嘉的才華,卻並不喜歡他的行為舉止。荀彧愛惜形象,每次出行必須衣著整齊,還要佩戴香囊。相比郭嘉渾身酒臭味,完全是兩個極端。
“示敵以弱,也的確是個計策,但並非上策。王定這傢伙總有自己的手段,不過很多時候都是小計策,無需過於在意。”曹操皮笑肉不笑,不準備再討論王定的事情。
郭嘉也很瞭解曹操,開始思考宛城的事情。
“文若,宛城的事情,你認為是應當現在就出兵,還是按照陛下的意思,等明年開春?”曹操試探性地詢問荀彧,意圖很明顯。
荀彧聽出來了曹操的言外之意,但還是站直身子,朗聲道:“司空身為漢臣,當尊陛下之命。臣以為,明年開春,出兵宛城。”
“我認為,越快越好,最好是在張繡沒做好準備的時候,大軍突襲!當然,至於什麼時候出兵,還是要主公定奪。”郭嘉露出笑容,說出了和荀彧不同的看法。
荀彧冷哼,他自然清楚兵貴神速,現在自然是越早出兵越好。但身為漢臣,荀彧剛才的回答是要提醒曹操,他也是漢臣,應當尊重陛下的排程。
曹操大笑,一副已有決斷的表情,誰也看不出來他在想什麼。
“好,兩位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們下去吧!”曹操擺手,讓荀彧和郭嘉退下,獨自坐在原地沉思。
喜歡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請大家收藏:()三國無雙之王道能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