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女大不中留(第1/4頁)
章節報錯
宋坤宇以化名和宋雨辰談了近一個月的戀愛,才羞澀的帶著宋雨辰來見爺爺奶奶,宋安民很少拋頭露面,宋雨辰沒有認出來,而李曉夢是富仁集團研發企劃事業部的副總執行官,還是富仁集團創始人宋太平先生的母親,宋雨辰瞬間知曉了自己在和誰的女兒談情說愛,有些忐忑不安。
宋安民和李曉夢並沒有因為宋雨辰的衣著樸素而輕視,李曉夢熱情的招呼宋雨辰就坐在一旁,宋安民親自去廚房為大家煮茗茶。讓宋雨辰有些受寵若驚,從來沒有想到大人物的父母會如此平易近人。
李曉夢品著茗茶,拉著孫女宋坤宇的手,慈祥的絮叨起家常:
一個沒有經歷過黑暗和風雨的人不能稱之為成熟,一個瞭解了世間的黑暗,歷經風雨就怨聲載道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弱者。
因為真正成熟的人,是你明明瞭解人性的黑暗,但仍然用善良作為做人的標準;
你明明受過傷害,卻不以同樣的方式憎恨他人;你明明飽經人世間的悲慘,卻仍然懷有慈悲感恩之心;
你明明瞭解走捷徑的規則,卻仍然堅守自己的原則;你明明嚐遍了世間的冷漠,卻仍然用陽光的心態做命運的主宰者!
朋友老公工作了將近二十年,事業一如既往沒有多大起色。
最近朋友發現他的老公越來越節儉,把所有的工資都存了起來,即使家庭開支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他都不捨得拿出來,為此,朋友經常跟老公吵架,夫妻關係越來越淡。
一次,老公醉酒後拉她一起聊天,問道:“知道為什麼我都把工資存起來嗎?因為我總害怕失業,一直非常焦慮,害怕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原來他的問題不是出於摳門,而是沒有安全感,這是很多人的縮影,是很多中年人的焦慮。
不可否認的是,有這種焦慮的人正在年輕化,他們一邊焦慮、糾結,擔心自己失業,一邊安慰自己也沒有其他的辦法,習慣就好了。
工作不滿意時,安慰自己習慣就好了,即使沒有發展空間,也懶得去換;
婚姻不順,家庭生活糟糕透頂,也從來不想著去擺脫,而是告訴自己,都這麼多年過來了,習慣就好了;
賺著一份勉強餬口的工資,每當心裡有點小需求的時候,摸摸自己的口袋,想想還是放棄吧,習慣就好了。
只是真的是習慣就好了嗎?
恰恰相反,“習慣就好了”只是一句逃避式的自我安慰,你習慣的不是優良的品質,競爭的環境或者積極的狀態。
這種“習慣就好了”正在拖垮你,在報復你。你習慣的是自己的懶惰,是不斷地貶值,更是長久的麻木。明知是困境,卻寧願困在裡面不想走出來。
像朋友的老公那樣,一邊在擔心自己越來越沒有價值,一邊在不斷地習慣舊模式,無休止地焦慮。
他生活在擔驚受怕中,不但自己的生活質量不但沒有提高,而且整個家庭的和諧也受到影響,然而即使這樣,他仍舊不去尋找其他的道路。
很多人看上去很忙碌,不是不努力,但就是沒能改變現狀。
很多人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9點,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很勤奮、很辛苦、很努力,卻沒有努力對方向,以至於他們只有去習慣,似乎找不到其他的改變。
根本原因就是隻有戰術上的努力,沒有戰略上的努力,只是行動上的忙碌,沒有頭腦上的思考,結果始終只是在重複,沒有準確的定位。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縱然這是很多人懶惰的原因,是關乎行動的懶惰。但思想上的懶惰同樣比比皆是,甚至更嚴重。
很多人缺少獨立思考、深思熟慮的能力,喜歡從眾,看到大家都在搶一個機會,就蜂擁而上,不去考慮什麼樣的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
因此,看上去他們總在忙碌,可是終究太盲目,沒有定位和方向,因此也不能改變現狀。
有一部電影《asord》,,電影裡安是一個擁有作家夢想卻懦弱糾結的訃告小編,在一家非常不景氣的出版社工作了七年。
給幾百個人寫過訃告,每天都忙碌得一臉憔悴,卻待遇微薄,住在一處破舊的小房子裡。
她想當作家,但卻安於那份並不喜歡的訃告小編工作,只是在私底下偷偷想想自己的愛好。
無法給自己一個準確定位,讓她始終生活在不快樂中。
直到哈莉葉的出現,這是一個獨立自信的老人,堅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即使在81歲的高齡也會勇敢地走進電臺,充當最老的搖滾dj。
她將自己的訃告交給安來寫,在蒐集資料,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哈莉葉不斷影響安,她告訴安:神靈讓人降生在世上都有個定位。
告訴安要相信自己有很好的文筆,不要只習慣於訃告小編的工作,去最佳化自己的定位。
安最終被哈莉葉的精神所鼓舞,辭去了訃告小編這個讓她沒有激情的工作,開始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