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呂家宴,好友見(第2/2頁)
章節報錯
呂岩似聽非聽地點著頭。
苟杳倒不以為意,從和姤兒初見時就知她的交友隨和與往來浪跡,所以並不覺得疑惑或擔心。這個有些粗枝大葉的人對朋友的瞭解,一點都比不得他的朋友對他,此時的苟杳仍未有絲毫注意到呂岩此時的黯然沉默,自顧自將話題轉移到了科考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觀察入微的呂岩,卻在短暫悵然後又把注意力轉回了苟杳身上。他見苟杳支開了一旁沏茶的林錦,面色上似有話想說。
“迎考之際,我在這兒打擾了也算久,你不急著趕我走?”呂岩問道。
“......”
苟杳喝了口茶,站了起來,開啟窗扇望著院內的陽光。這時,大門外呂岩剛剛經過的安靜道路,傳來一陣陣嘈雜聲。
呂岩仔細聽著,好像有吟詩的聲音,和掌聲,還有雜七雜八的議論聲。
“你聽,外面又開始了。”苟杳說道。
“這是......在賽詩嗎?”呂岩站起來走到苟杳旁邊問道。
苟杳點點頭,說道:“嗯,隔三差五地來一場。”
“這不挺好?你沒去試試?”呂岩笑著問道。
苟杳卻搖搖頭,輕輕關上了窗扇。“剛來時,我去參加過幾次。”苟杳轉身踱著步說道,“也遇見了幾位有才氣的學子。本想一起深入探討學術,拓展見識,但是......”
苟杳回到了坐榻上慢慢坐下,呂岩也跟著坐了回去。
“只是,他們經常出門,不太有機會能交流。”
“出門?這個時候不應該在屋裡好好學習嗎?”呂岩問道。
苟杳皺了皺眉,說道:“這也正是我奇怪的地方。後來聽說他們是帶著些書畫作品去給城裡有些名望的人評鑑,前幾日還有人找到了韓明府的門下。據說若有幸得到貴人賞識,那麼考中的可能就很大。”
呂岩也蹙了蹙眉,回想起印象中好像也有過一些書生去找過他的表叔父,當時表叔父還和他說道了幾句他們寫的詩。
“我朝科舉,重學識,也重名聲,當年醉吟先生,還有更早的陳伯玉等,都是因其才氣聞名被賦予官職。”呂岩說道,“他們拿詩去毛遂自薦,大概是對自己有信心把,這有何不妥?”
苟杳倒了一杯茶,拿在手上,說道:“本沒什麼不妥,畢竟有才外露無可非議,但是,這樣一來,這街上的人看到好處,紛紛效仿,要麼在城裡自薦,要麼在大街上大肆舞文弄墨,真正潛心讀書的,就不多了。你說,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看著苟杳臉上帶著疑問和不滿的神情,呂岩明白了他想說什麼。在這樣的氛圍下,眾多考生中不免會滋生出些沽名釣譽之徒,或是結黨營私之輩。
略加思索後,呂岩彎彎嘴說道:“沒想到你也能被外面的熱鬧擾了讀書的心思,我還以為你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呢!”
苟杳一時哽住,看著呂岩,只聽他接著說道:“我呢,這些天別的沒什麼長進,倒是想通了一些事。”
說著,呂岩給自己倒了杯茶,又開口道:“這世上選擇,不在世人眼光,而在自己。昔日勾踐臥薪嚐膽,眾人為恥,今朝太宗玄武之變,卻成就了貞觀之治。一時的委曲求全甚至越過道義,能真的去評價一個人嗎?”
苟杳聽著呂岩說的話,似有理,卻又不贊同,眉頭鎖得更緊了。
“所以,推崇德禮也好,深究學識也好,最重要的,是始終知道此心,究竟忠於的是什麼。倘若世道如此,何不放開了心走出去看看,也好試煉試煉自己的心。”
苟杳思索著。
然後,他起身,向呂岩深深作了一揖。
“受不起受不起。”呂岩也回了一揖,然後慢慢咧開嘴,有些賊笑地問苟杳道,“所以,明日丁府的郎君丁褚松擺宴請客,你跟我們一起逛逛唄?”
喜歡丟一枚銅幣等月兒圓請大家收藏:()丟一枚銅幣等月兒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