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呂家宴,好友見(第1/2頁)
章節報錯
呂岩隨著家僕來到大廳時,天色已有些昏暗。大廳裡聚滿了人,幾個長輩圍在桌前緊挨著坐著談話,幾個同輩們站在桌旁交談著,婦女們則在廳外的鄰水平臺上一邊看著孩子一邊又說又笑。
廳門大開著,這年節裡熱鬧的氣氛,讓人們暫時忘卻了冬季的清寒。
這時,呂岩的四弟呂炫從廳裡出來往他妻子那兒走時,望見了呂岩,頓時笑逐顏開,向呂岩行著禮。
“三兄,真是好久不見。”呂炫說道,“今日陪青兒去外面逛了逛,回來的時候聽五弟說你來了,我當時還以為他開玩笑呢,沒想到是真來了。”
呂岩面露笑意,說道:“四弟可別笑我,哪個年節我不在家?倒是你去年不知在哪裡逍遙,此時倒怪上為兄的不是了。”
說笑間,一聲清脆的“父親”傳來,呂炫身邊跑來了個約莫三四歲的小郎君,後面跟著他的母親。
“父親父親,他是誰呀?”那小郎君抱住呂炫的腿,抬頭眨巴著眼看著呂岩問道。
“你看,孩子都不認得你,是你的‘不是’不是?”呂炫撫著小郎君的頭,看著呂岩笑道,“青兒,這位是你的三叔,快向三叔問好。”
“三叔好。”那小郎君看向呂岩,小小的身子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模樣很是可愛。
“這是青兒?我記得上次見他,還是個滿地爬的小子呢。”呂岩笑道。
“現在跟你一樣,能到處亂跑了。”一個有些渾厚的聲音傳來,是呂岩的長兄呂煥。呂峰緊跟在後面。
呂岩轉身向呂煥行了禮。
“看看人家四弟,孩子都這麼大了,你小子還沒個定性。”呂煥半開玩笑地說道,“揹著我們悄悄成了親,這也算了。這次還不把弟媳一起帶來,真是過分了。”
聽著這話,呂岩愣了愣後和一旁的呂峰對了對眼兒。看來在這一大家子面前,父母還沒說破這事兒。呂岩便對著呂煥歉然笑了笑,不作回答。
當時若知道會有家族聚會,自己還會來,呂岩當時就不會任由自己一時起意了。
或許,當時的自己以為,姤兒可以幫他撒很久的謊。而現在的每個人見到呂岩,都會提醒他,那個一去無蹤的人,和那時自己察覺不到的情思種子。
晚膳開始了,一桌男子,一桌女子和孩子,各自談論著各自的熱鬧。坐在飯桌旁的呂岩,聽著家中男丁從文學談到戰事,從民生談到政治,大多是呂岩很久未曾聽到過的言談。
呂氏一家,彼此際遇不同,性情不同,官職不同,因此講述的也是各有各的趣味,呂岩傾耳聽著。這種情形,好似回到了七八年前,也是年節之際,也是一屋子的人,談論著彼此的經歷、所學和所感,當時呂岩也是這樣津津有味地聽著。
酒席間,呂岩在通亮的燈火中回憶起那時的觥籌交錯,到後來的滿目瘡痍,再到現在心頭的點點星火。剎那間,恍如隔世。
第二日。
城西的西市再往外的小山下,是一片臨時搭建的客棧,大大小小地沿山腳排著,店門口掛著紅黃色的旗子,有的還擺著文曲星的神像,旁邊豎著三根香燃著。
呂岩沿著街往裡走,街上的行人很少,兩邊賣筆紙經書的也不太吭聲,只在有人經過時吆喝一兩句。呂岩暗自感嘆,這真是名副其實的“書生街”啊。
苟杳住的不是客棧,而是這“書生街”末端的一間小宅院裡。這本是呂岩三叔為偷得清閒建的避暑小居,冬季天寒沒人住,苟杳卻選擇了這裡。
看來昨夜長輩們說得沒錯,苟杳真是選了個好地方。四方學子在京城無依無靠,身上的銀兩也不多,便自然形成了這些小客棧,朝廷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於是不過兩年,這兒的荒涼地便成了清寒學子們讀書交流的“黃金地帶”了。
扣響宅院的門,迎面開門的是林錦。
宅院不大,只有一方土,兩間房。林錦熱情地招呼著呂岩進來,領著他進了書房。
不出呂岩所料,苟杳正坐在書案旁埋頭讀書。他聽見動靜,一抬頭見是呂岩,急忙撐著桌案抖抖腿,站了起來。
呂岩本來打算送點東西過來就回去,但看那苟杳似乎並不介意捨去讀書的時間,和呂岩有一句沒一句地閒聊著。
呂岩得知兩人來京城時見到了林錦的哥哥林謙,他正在做賣草藥的商人,雖然買賣不大、薄利多銷,但好在以前林家在京中有一定的人脈底子,銷路正在慢慢開啟。
苟杳和林錦自然也問起了呂岩的近況,以及為何不見姤兒。在知情的好友面前,呂岩只得避重就輕地說了大概實情。
“你是說,姤兒和一個男子走了?”苟杳問道。
林錦在一旁聽著似乎想起了什麼,問道:“那個男子,是不是看上去硬朗英氣,穿著很貴氣的模樣?他好像之前姤兒回家鄉時來找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