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西河邑。

宮殿內。

有崇氏、有仍氏、有嬌氏,三個大族族長分別坐於兩側。

陳華坐在主座上,面看著這些氏族長。

這些都是西河之地最大的氏族。

陳華開口道:“上年,武觀犯上作亂,我奉命平亂,武觀與十六國諸侯也被我軟禁在宮中,徐妃主也將西河之地冊封給我...”

這個時候,有崇氏的族長崇公連忙道:“昔日武觀叛亂,我等幾個族長也是迫不得已,況且,當日我們歸降時,洛伯候你答應不再追究...”

“我不是這個意思...”陳華連道,“這次武觀之亂,導致西河之地的人們流離失所,人丁聚減,所以,我便免了三年農稅,只是,重建西河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極度短缺,聽聞諸位族長族內人才眾多,如果各位族長能夠慷慨解囊就好了。”

有嬌氏族長嬌公說道:“洛伯候,這次戰亂,我們各族受損嚴重,不過,我們可以如武觀在位時那樣,如常繳納一成賦稅,至於人才方面...我實在幫不上忙。”

陳華皺眉,本想加徵這些大族除糧食之外的賦稅,來彌補其餘財政空缺,這一成賦稅根本不夠。

“實不相瞞,其實我讓大家來,是想讓你們這些實力強大的氏族幫一幫其它氏族,比如說你們這個賦稅,我想提高到三成,還有,我希望你們可以給我一些懂文字、懂管理的人才,為國效力。”

“我們現在是同一個方國,所謂同舟共濟,同坐一條船,只有同心協力,船才會往前跑得快。”

“還有,徐妃主問我要隨武觀候作亂的黨羽,我可是費盡口舌才將你們隱瞞下來。”

崇公想了下,回道:“洛伯候的好意,我們都知道,但是,三成賦稅實在太多了,這樣吧,我們如常繳納一成賦稅,我們幾個氏族再給你物色一些人才輔助你,如何?”

一接觸到他們的利益,他們就不幹了,所為的物色人才怕都是敷衍了事,現在他們還不是真心實意幫忙,而且,他們還很清楚現在洛國的短板,就是人才和財政。

陳華眼珠一轉,又道:“我等會還要跟冀州十六國,還有虞國、河國、戈國、商國、昆吾國等方國,商議商會之事,既然這樣,我也就不阻礙各位族長了...”

商會?

崇公眼睛一轉,連追問:“請問洛伯候,何為商會啊?為何這麼多諸侯國一同參與?可否告知一二?”

陳華微微一笑,回道:“商會便是通商之人的盟會,我打算聯合眾國組建商會。”

“你們也知道,有的方國盛產絲綢卻缺少銅器,有的方國盛產銅器卻缺少絲綢,我們這個商會,就是讓各方國的商品互相暢通無阻地進行交易,比如我盛產布匹,加入這個商會後,我的布匹就能暢通無阻的販賣到數十個方國裡。”

有崇氏、有仍氏、有嬌氏族長聽到陳華這番話後,個個感到無比震撼,加入這個商會,自己氏族的特產便不再侷限於西河以及周圍的氏族,而是直接與數十個方國的伯候做貿易,這個市場可謂是空前的廣闊。

有崇氏的鹽、有仍氏的銅、有嬌氏的布匹...

這三個氏族長連忙走到一旁小聲的互相交談。

“洛國能夠與二十多個方國達成貿易關係,這樣,我們的布匹、銅器、鹽怕是不能再在西河壟斷了。”

“沒錯,洛國可以直接從其它方國那裡購買,我們幾個根本無力與數十個大國抗衡。”

“他們需要的人才也可以直接從其他方國裡求得,以現在洛國的名聲,一定很多方國獻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