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多邊貿易(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日。
各地人們的秋收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西河邑外,在一黃河支流旁,那裡有著二十多個方國的商人在展示著自己的商品,還有購買物品。
河岸邊更是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舟船,有木排、有獨木舟、也有木板船....各式各樣的載貨的交通工具。
岸上,那數十個木吊臂更是讓各個方國人大開眼界。
碼頭這裡,一條車水馬龍的石子路直接延伸到兩裡外一個商品交易區。
這商品交易區邊長達一公里,周圍都有由各個成員國人員組成的護衛巡邏:
如果有人敢鬧事,便是直接挑戰這二十多個方國。
各個方國的商人都在這裡做著買賣,特別是每個方國中的那些大族望族都來參加。
這樣盛大的交易會在整個夏王朝裡也是首屈一指。
“我們是昆吾國的望族昆氏,我用這些彩陶換你所有的籮筐和銅器。”
“不行,得再多一點。”
“那好吧...”
“以前,我們昆吾國的氏族要來大河北岸做交易,就得經過虞國,虞國從不讓我們過去,現在,昆吾國和虞國都加入這個商會,簽下什麼‘雙邊貿易協議’後,我們只需繳納一定的關稅給虞國,虞國就給我們透過,而且還保證沒有氏族敢搶我們的貨物,實在太好了。
“我們戈國土地貧瘠,糧食產量很勉強,每年都要到別處去購買糧食,現在,我們與商國簽訂‘雙邊貿易協議’,商國就答應未來三年,給我們穩定供應糧食,我們只需給他們戰戈就可以了。”
“我們河國善於造舟船,需要大量的桐油和生漆,這次,我們一次跟數個方國簽訂了協議,以後都不用發愁了。”
“誰要是違反商貿組織,便會受到商會的懲罰,甚至制裁,所以大家都很遵守這裡規條。”
商會的各個成員國對這組織感到非常滿意,這樣的組織可以解決很多方國之間的貿易問題。
各個方國都在忙碌著做貿易,而陳華也在抓緊時間與其它方國簽訂協議,在做著數額龐大的進出口貿易。
“昆吾伯候,這是我向你們提交的貿易協議,請你過目...”陳華將手中一份草擬好的協議遞向前。
昆吾伯候邊看,邊說道:“洛國從昆吾國預定二十萬只陶碗、二十萬只陶杯、一萬個大陶缸,洛國打算以五百輛拉車和五百輛單輪手推車作為交換。”
“洛國的車很耐用,承載量大,我很滿意。”
昆吾伯候拿著筆墨在紙協議上籤了字,還打上手指模。
一共兩份,陳華也簽了字,字型是夏朝文字,這是各個方國通用的字。
西河之地剛經歷完戰亂,很多生活物資都短缺,透過這次商品交易會,正好可以解決掉這個問題,洛國的造車產業在蓬勃發展,車子這種高階工業商品比其它的產品更具價值。
因為要簽字的緣故,陳華也不再用這個時代席地而坐在几案上寫字的方式,他在很多場合都擺放了桌子和椅子,比如洛國的這個展區。
這些諸侯開始時也不怎麼適應,覺得不符合禮節,後來坐了幾次,他們便發現了這個椅子和桌子很有好處,特別是在這個滿是泥土的野外,有了椅子和桌子就不用弄髒衣服了。
於是乎,很多方國都開始注意洛國展出的傢俱,都表示願意買一些回去試試。
陳華當然是非常高興,跟好幾個方國簽訂了傢俱的貿易協議,以後洛國的傢俱就有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