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呼延騅自有考量, 趙幼苓雖覺得詫異, 但並不打算幹涉, 只覺得有些奇怪問道:“為什麼會是北境?”
阿泰爾也覺得古怪。都已經是駙馬了, 怎的還會有被外放的時候。且不說那北境之外就是吐渾, 也算是大胤如今距離吐渾所佔之地最近的地方之一。另一處如今就由英國公駐守。
呼延騅自然是有志向的,從前在戎迂便是,即便領了個最無人看顧的部族,也能照舊將族人照料得好好的, 甚至挖礦、養馬做許多連王庭都做不到的事。
阿泰爾想著,餘光掃了眼身邊,壓低聲音問:“是不是大胤的那個天子故意把你派過去的?”
仔細想想,也是極有這個可能的。
畢竟大胤重文輕武,幾年前吐渾一路攻進大胤, 大胤武將死傷眾多, 到後來南遷, 文臣的勢頭一度壓過武將。如今能領兵打仗的,也不過只剩下數十人。
而這數十人裡頭, 能與吐渾相抗衡的, 只有寥寥數人。
戎迂與吐渾現下已成一家,讓呼延騅去北境,豈不是擺明要他做這個前鋒,殺自己的同胞族人。
“去北境,比去別地要好。”
丫鬟們知曉他們要說正事,這會兒都走出屋子, 去了外頭。
聽見腳步聲遠去,呼延騅這才續道:“太子如今不會留我在汴都。”
阿泰爾和趙幼苓對望一眼,眉頭都皺了一下。
呼延騅道:“漢人有個詞,叫如虎添翼。我如今名望作為,早已入了太子的眼。太子巴不得早日將我推出汴都,以免日後給韶王新增助力。”
倒不是他自以為是,而是汴都隱隱已有風聲。
太子心胸狹隘,又將韶王及其身邊人視作眼中釘肉中刺,自然是能趕走一個是一個,生怕韶王得了各方助力,日後奪了他的太子之位。
且近些日子以來,城中還流傳著一個訊息。說是當年韶王府謀反一事,並非廢太子一人構陷,背後還有如今這位太子的一臂之力。
片刻後,趙幼苓問:“北境,是太子所選,還是你……”
呼延騅目光深沉,良久,他輕聲道:“是太子。”
但實際上,太子本是在北境和燕地之間猶豫。這兩個地方環境錯綜複雜,無論去哪兒似乎都可以。
但韶王得知後,偏偏力薦呼延騅往燕地去,說是多少與瑞王相熟,也可互相照顧。
去北境外有吐渾,去燕地內有瑞王,太子思來想去,擔心韶王借他與瑞王結盟,也不知究竟與天子說了什麼。今日早朝,聖旨下達,將他外放,命他一個月後往北境去。
話說到此,阿泰爾便只擰了眉頭,擔下了之後看家的責任。
之後趙幼苓又胥府和韶王府分別去了幾次,日子便一日一日地翻過,離著外放的日子還有半月有餘,韶王府的魏側妃有了身孕。
趙幼苓回去看了一眼,臨走時遇見湊巧在門口撞見呼延騅的,來探望女兒的魏泓韜。
許是心底多多少少對這個兒子還存了些念想,趙幼苓明顯看到魏泓韜不時回頭看他,只是看到最後到底嚥下了話,斂去面上愁容,由下人引著去探望魏氏。
之後便是一片風平浪靜。
盡管朝堂之上,風起雲湧,天子久不見上朝,而太子日漸咄咄逼人。韶王府也好,公主府也罷,似乎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清靜自然。
不見紛擾。
送走了如今在翰林院做事的劉拂,趙幼苓站在屋簷臺階下,望著秋色漸濃的落日黃昏微微有些出神。
皇後為壽光公主指婚了。
婚期就在他們外放之後,而這個指婚的物件不是別人,正是劉拂。
劉拂的身份並不辱沒了壽光公主。趙幼苓甚至覺得,若是劉拂,她那身體羸弱的小姑姑必定能得到夫君最大的照顧和憐愛。
甚至,從方才與劉拂的談話中,她也察覺得到,劉拂並未有絲毫不願。
但皇後那邊的所作所為實在惡心至極。
想到皇後美其名曰一片好意,從宗親旁支中挑了兩個庶出的女兒,說是作為媵妾陪嫁。她便覺得惱火。
她轉身回屋,坐在鏡子前邊要將頭上的朱釵全部摘下,門口就傳來了腳步聲。
不用說便知,是呼延騅的。
男人前腳才踏過門檻落了地,後腳她便丟下釵子,提著裙子撲了過來,抱著人的腰,仰頭便道:“皇後給劉拂指了婚,要他尚小姑姑,可偏偏還給搭了兩個媵妾,說小姑姑身子弱,只怕於子嗣上有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