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戴家謀反的事並沒有讓呼延騅等人受到太大的影響。他仍舊領著已經向天子辭去的左驍衛將軍一職, 在天子近身做事。
朝中的人從前有多不屑他, 如今就有多懼怕他, 加上賜婚榮安公主, 可想而知他在天子面前該有多得臉, 因此私下奉承者便也跟著漸漸多了起來。
只是呼延騅不偏不倒,中立得很,往他府裡送的東西往往連門都進不去,就被丟了出來。
哪怕有人偷摸送他侍女瘦馬, 轉手就會有榮安公主笑盈盈地領著人送還給對方家中女眷。
不少人私下氣得大罵他狡猾,卻也無可奈何。
戴家的人被押解往西北當日,趙幼苓隨同韶王去簡單地送行。
天子已經對戴家網開一面,因此流放就是一家人齊齊整整的一起被流放。上至年邁的老者,下至襁褓中的嬰孩, 一俱都在流放的隊伍中。
趙幼苓自然在其中見到了戴桁。
十四娘得知戴桁要被流放, 早已哭了好幾日。只是畢竟感情沒深到非他不可的地步, 哭夠了自然也就歇了。
人都被流放了,婚約自然不成立。
就是送行, 她都搖頭不肯來。
趙幼苓看到了戴桁, 自然也就看到了跟在他身邊的芷菇。芷菇的懷裡抱著個孩子,手邊還牽著一個,分明就是戴桁的兩個庶子。再往人群裡看,不見瓊孃的身影。
趙幼苓問了才知,瓊娘早在月前就從戴家逃走了,據說是受不了戴桁的冷待, 偏偏兩個孩子還跟芷菇親近,更是叫她絕望。
出事前,戴家已命人以捉拿逃奴的名義到處抓她,沒想到突然事發,反倒讓瓊娘逃過一劫,不必跟著流放西北。
看著被逐漸帶出城的戴家滿門,趙幼苓不免想到如今遠在燕地的趙元棠。
他們的結局和前世徹底不一樣了。
真好。
戴家已倒,接替戴家的人在幾番爭吵後,終於由天子親自選定。
而這時,離戴家被流放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個月。
天子因之前怒急攻心病倒,盡管服用丹藥後蘇醒,但病症仍在。一月有餘的日子裡,天子夜夜難眠,連寵幸後妃都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太醫們費了不少功夫,終於加大藥劑,治癒了天子的病症。
於是這天,天子病癒,宮中大宴,頗有些慶賀的意思。
天子率領百官在宮中賞花吃酒,太子與韶王自然也在旁作陪。一同在宴上的,還有各家夫人,便是連幾位側妃也在席間。
文氏身體不適,魏氏不與人交談,連崔氏都老老實實地坐在位置上,有一說一,不主動與人攀談。甄氏卻意外地主動,端著酒盞,不時與這位夫人聊聊,與那位夫人笑笑。
壽光公主看到坐在一旁不動聲色盯著甄氏看的趙幼苓,湊過身道:“十一,甄側妃是在做什麼?”
她身子不好,平日裡有貴妃叮囑,身邊人不敢給公主喝酒。難得到了席上,又有果釀,壽光公主忍不住多喝了兩口,一張嘴,就叫人聞到淡淡酒香。
趙幼苓找宮女要了醒酒的茶,遞給她,笑道:“小姑姑少喝些,免得身上不舒服。”她說著,抬了抬下巴,淡淡一笑,“戴家流放,十四的婚約自然不成立,側妃這是忙著趁機給十四瞧一戶好人家。”
壽光公主正低頭喝茶,聽了這話,咦了一聲:“十四是王兄的女兒,難道還怕沒人提親?側妃怎麼……都在與宗親外的夫人們攀談?”
壽光公主不解,趙幼苓卻笑了笑。
甄氏是個有趣的人。雖然心氣高,時常踩高捧低,激得崔氏惱羞成怒。可她比崔氏看得更清楚。
十四是庶出,又不聰明,哪怕出身韶王府,她也沒有往那些家中長子尚未婚配的人家夫人跟前湊。她湊的都是嫡長子已成家,另有次子或出彩庶子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