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韶王府。
窗外下人們在仔細灑掃著院子, 趙幼苓斜倚在臨窗的貴妃榻上, 手側擺著一張縮小的大胤輿圖。
不是什麼行軍打仗用的輿圖, 說白了, 只是她從戎迂迴大胤的路上, 商隊的人送她的一張小小地圖。
趙元棠與顧氏坐在房內,看她懶懶地看著地圖,忍不住問道:“這上頭有什麼有趣的東西?”
趙幼苓笑:“這張圖,能看到京城, 還有關外諸部。”她手指點在地圖上,從京城劃到關外,“這段路千裡迢迢,其實有許多有趣的事和好看的風光。”
“我倒是羨慕你曾去過外頭,看過外面是什麼樣子。”
顧氏笑著放下手裡的針線:“我幼時也常坐在馬背上, 肆意生活, 盼著長大一些, 像祖輩一樣去外頭看一看。只是顧家沒落了,外頭是什麼樣子, 我也就跟著只能在話本裡看看了。”
韶王府和所有人家一樣, 都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
女眷們雖並不十分講究男女大防,街上也隨處可見大小娘子們俏麗的身影,可即便是出門在外,身邊也必然前呼後擁,不會獨身出行,更不必說去遠遊。
男丁則操持著府外一切事務, 動輒可能就有十天半個月不能回家。他們可以走遍大江南北,見到各種新奇的人和事,甚至可能會在外結識紅顏知己。
顧氏自嫁入王府後,就認認真真做著她的世子妃,再沒像幼時那樣肆意過。因此,難免會羨慕趙幼苓,哪怕對她來說,曾經在外面的記憶並不一定是美好的。
“嫂子不妨和大哥說說,遠的不行,江南各地應當可以去到處看看。”趙幼苓笑道。
“嫂子什麼時候打算去,我陪你一道去看看。”趙元棠在一旁笑盈盈,“聽說揚州出美人,我早就想去看看揚州的美人究竟有多美。”
姑嫂三人就著話頭,竟還真一本正經聊起了揚州美人。三人都不是那些默守陳規的女子,幾句話下來,儼然將話題引到了揚州瘦馬上。
這一會兒的功夫,前頭門房來傳話,說是胥府的劉小郎君來找十一娘。
人被引到了前廳喝茶,趙幼苓到時,劉拂正坐在凳子上挪著屁股,十分焦急。
“這是怎麼了?誰在凳子上按了針不成?”
趙幼苓笑著走近,見劉拂霍地起身,斜睨他道,“你這模樣,小心叫先生見了,又抓著棍子追著你揍。”
劉拂臊得滿臉通紅,見她笑盈盈,忙又想起自己來的目的,急忙道:“雲雀兒,我剛從崔家回來!”
他還是習慣了喊雲雀兒。不管是十一還是郡主,他唯獨習慣了這個名字,想過幾次改口,心底一急還是冒了出來。
“我在崔家見著了安定公主了,她說要教訓你!”
趙幼苓臉色不變,想了想,問:“是東宮的那位安定公主?”
劉拂忙不疊點頭:“就是那一位安定公主。”
“啊,安定公主居然認識崔四?”
見趙幼苓比起自己,更好奇安定公主和崔四的八卦,劉拂看了她好一會兒,方才眯著眼睛嘆氣:“你就不能多擔心擔心自己嗎?”
趙幼苓笑:“她既然敢這麼說,我自然就不會擔心。而且,安定公主居然會為了崔四教訓我,難道不應該更令人好奇原因麼?”
哪有什麼原由。
說來說去,還不就是那點男女情愫。
劉拂嘆息:“反正,你要當心就是。安定公主脾氣不好,崔四又是個不要臉皮的,你別叫他們給算計了。”
趙幼苓自然答應會小心應對,也並未將這事在趙元棠她們面前隱瞞。韶王與趙臻為此還特地撥了人在她身邊護衛,唯恐一不留神就讓安定公主得了手。
只是一直到開春,都還不曾出過事,漸漸的,便叫人鬆懈了下來。
天子壽誕通常都會被定做節日。大胤如今這位天子,四月十日生人,故而這日自登基起就被定位同天節,期盼與天同壽。
與從前在京城時一樣,同天節前一個月,教坊司便會召集最優秀的舞姬樂師進行演奏排練。各地則會命人趕在同天節前,將壽禮先行送到京城的家眷或親族手中,再由他們在壽誕當天送進宮。而與大胤素來有邦交的關外諸國,也會趁此機會,向大胤天子送上貴重的賀禮。
今年同天節的準備,從三月便已經開始。
到四月,汴都已是日光明媚,春意正濃。
因昨日剛下過雨,汴都城的天,便如同被水洗了一夜,萬裡無雲,藍得耀眼。這樣的天氣,最是適合各家女眷出遊,因此往乾湖去的馬車便一輛接著一輛,絡繹不絕地走在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