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如此安置(第1/2頁)
章節報錯
是夜,內書房。
考較的事情自然不是陸準親自去做,他除了能考較考較對方的功夫之外,自問也考較不出別的東西來。因此,一回到府中就將其扔給了馮謙去考較,晚上用過晚膳,沐浴更衣之後,來到內書房中,聽馮謙向他講述考較的結果。
“真才實學倒是真的有的,只是可惜,年紀實在是大了。”
馮謙說這話的時候,語氣中不無惋惜的意思。陸準能夠遇到這樣的一個有才能的人,實在是實屬不易,可以說,到現在為止,真正能夠用才華讓馮謙眼前一亮的人,也不過是僅此而已了。
只是真的很可惜,歷史上,李成梁被朝廷啟用的時候已經四十歲了,但畢竟還是正值壯年的,再加上有伯樂引薦,這才獲得了機會,得以施展拳腳,成為可以與戚繼光齊名的將領,鎮守遼東多達數十年之久。不管他到底是貪財也好,養寇自重也罷,風評和才能真的沒什麼太大的聯系。明末攪風攪雨的那些將領說起來,上溯若幹年,絕大多數都和李成梁建立的隊伍有這樣或是那樣的關系。
而隨著蝴蝶的翅膀舞動,時至今日的李成梁已經四十七歲了。陸準即便看好他,卻也絕對不敢想象,一個馬上就要到五十歲的人,蹉跎了大半生,還能有什麼鬥志?即便他有鬥志,這莫測的老天爺又會給他幾年為朝廷效力的機會呢?
“是啊,年紀大了。”陸準也頗為惋惜的搖頭,他想起的是李成梁的功夫。即便是趁他酒醉,能跟他打成這樣也很是不錯了,那一身的功夫,他真是看好,“那人什麼來頭?真的是世職武官出身?”
“是的。”馮謙點頭道,“我仔細問過他的家系淵源,他說的很清楚。他這一支是隴西李氏之後,祖上於唐末避亂入朝鮮國禿魯江,歷經數朝,在我朝洪武年間內附,認祖歸宗,就住在鐵,因軍功,才授予了世職。從他高祖李英那一代開始,世襲鐵嶺衛指揮僉事。有憑證,很細致,我都看過了。”
“唔,那就錯不了!”陸準說道,“他在京城混了很多年了,未必沒花過銀子打點過。但也難怪,他是從朝鮮國內附的,被當做外人也是情理之中。可能是沒拜對神,實在是運氣太差。他家裡還有什麼人嘛?”
“若說親戚,有的,他有三個弟弟,李成材、李成實、李成林。他這一脈,子嗣倒是多,他自己就有九個兒子,長子如松,嘉靖二十九年生人,據說曾經隨徐渭學過兵法,中過武舉人。你若是看好他,我倒是建議你,不妨把他留在身邊使用。讓他以身體為由,直接把世職傳給兒子承襲就是了。”
“不!”陸準想了又想,最終卻還是改變了主意,“凡事都是雪中送炭的人少,錦上添花的人多。他那個兒子即便不用我提攜,日後也錯不了,這樣錦上添花的事情我不愛幹。要幹,咱們就幹雪中送炭的事情!”
陸準打定了主意,馮謙看他態度堅決也不再勸他,派遲法典去將李成梁叫進了內書房。不多時,李成梁匆匆趕到。
馮謙看了眼陸準,溫和的笑著沖李成梁伸出手,讓道:“李先生,請坐下說話吧。”
李成梁同樣也是看了眼陸準,見他正半仰著頭,手中摩挲著個什麼物件兒,心事重重的樣子,李成梁頓時覺得情況有些不妙,再加上他此時是在屋簷下,有求於人,數十年的蹉跎讓他再也等不起了,故而將姿態放得很低,躬身道:“卑職不敢。”
“你還不是卑職!”陸準糾正道,“聽說你中了生員?”
“是,學生的確考中過生員功名。”李成梁當即從善如流的改口。
“嗯。”陸準點點頭,“坐吧,坐下說。”
“學生……”李成梁本想再度推脫,但見那一瞬間陸準臉上突然呈現出的不耐煩,驚得他當即改口,順從道,“是,學生遵命!”
“剛剛,我跟伯爺說了一下你的事情。”馮謙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只見李成梁的腰桿頓時下意識的挺了挺,臉上不禁露出了緊張的神色。他也確實應該緊張,如果陸準不肯幫他,他或許這一輩子真的要這樣蹉跎下去了,“伯爺的意思是,你年紀太大了,還是安穩些的好……”李成梁頓時滿面失落,“但是……”馮謙話鋒一轉,李成梁連忙抬頭,“但是,伯爺可以保你兒子的前程,畢竟你的兒子們還年輕,都算是可塑之才。伯爺愛才之心,你應該瞭然,如若你能再年輕幾歲的話……呵呵,當然,也沒有那麼多如果可以說……”
馮謙說這話的時候,陸準在一旁始終表現得有些心不在焉。李成梁看似在聽馮謙說話,實際上,他卻知道這個府中到底是誰說的算,因此,他眼角的餘光、真正的注意力就從未從陸準的身上移開過。也正是這樣的注意,才讓他發覺了陸準的這一態度。這是否意味著,他其實還有機會?
“伯爺,學生有話要說!”李成梁站起身來,向前一步,猛地跪倒在地。他知道,這恐怕是他唯一的機會了,說動陸準他就能抓住機會,說不動他就註定如此蹉跎一生,“學生幼承庭訓,修習兵法、苦練武藝,卻因時運不濟……或許也跟學生的性格與出身有些關系,而一直蹉跎至今。學生今年四十有七,自知已然不是年富力強之輩。但伯爺,學生生在遼東,長在遼東,深諳遼東的格局。環壁四顧,我大明潛在的敵手頗多!學生每每靜夜思之,都不禁為壯志難酬而黯然垂淚,為我大明兵馬不修、戰事不靖而心如刀絞。學生之所以來找伯爺,就是看出伯爺是一個願意幹實事的人!您也不希望看到大明武備羸弱,受人欺負。試問,小小俺答,在我太祖追元逐北時算得什麼?如今卻逼得朝廷立下城下之盟,還沾沾自喜,真為我輩武將之奇恥大辱!若學生能有機會為朝廷披革上馬,必然要重振我大明軍威!還請伯爺給學生一個機會!”
“我給你機會,誰又肯給我機會?”陸準輕輕搖著頭說道,“我又何嘗不知道你說的這些?但積弊已久,你懂什麼意思吧?這個時候,唯有下猛藥才能救命。可誰知道下了猛藥,會不會死得更快?”
“學生鬥膽試問!”李成梁抬起頭來,目光炯炯逼視著陸準的眼睛,不容他迴避的問道,“若病的是伯爺,伯爺是寧可纏綿病榻,羸弱致死。還是喝下猛藥,拼死一搏?”
“你應該已經有答案了。”陸準笑著,上前將他扶了起來,“好吧,你贏了。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要問你,不過,這不會影響你的前程,你只需要如實告訴我就是了。”
“是,學生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