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家夥不夠,腦子來湊(第1/2頁)
章節報錯
“仁義禮智信?當兵的知道這個有什麼用?”
陸準到底還是侷限於這個時代的思想,很不相信知識對於士兵來說能有什麼用。而且,他還能舉出例子來。
“你看,我的親兵,邵開河、邵化海,他們就不見的懂得什麼叫仁義禮智信,但他們的忠誠從來都沒有問題,用起來如臂使指,舒服得很。
你再看看我大哥,自打他回來,就跟我擰著幹。讀書讀傻了,滿腦子都是什麼虛無縹緲的家國大義,一點兒都不講實際!在他眼裡,就算我手下的兵現在田地基本上都不是自己的了,一個月應該有一石糧食的軍餉,朝廷頂多給補貼兩三鬥都算不錯了,就這樣,他們也該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憑什麼啊?
為什麼有那麼多逃籍的人?不就是田地也不是自己的了,整天給上官種地,一年累死累活連肚子都填不飽嗎?
朝廷裡那些大員,我就覺得他們腦子裡頭都有泡!肚子都填不飽,憑什麼賣命?他們可不這麼覺得,也不知道是哪本聖賢書教的他們,端起碗吃飯,放下碗就砸鍋。用兵打仗的時候,才捨得掏出點兒銀子來。不用兵打仗的時候,就不管大夥的死活了。”
即便是後世,直到近代,也還有無數的帶兵人認為士兵的思想是越簡單、越單純越好,軍官需要一定的知識來指揮作戰,而士兵只需要跟著軍令往前沖就是了。知識化建軍的思想是歷經幾代人數十上百年的努力才得以深入人心的,哪有那麼容易就能讓人接受?
孫橋對此也很是無奈,他發現他跟陸準好像是說不通這個道理。在再一次嘗試無果的情況下,他也被煩躁的陸準擺手趕走了。
※※※
“你說,陸準找了孫橋來?”馮謙捧著一本書坐在案後,聽到俞恆飛遞過來的小道訊息,合起書,抬起頭來,對他問道,“你跟我說這個是什麼意思?”
俞恆飛低著頭,不說話。
馮謙盯了他半晌,突然笑道:“行啊,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怎麼?連你小子都學會聽壁腳、打小報告這種事情了?”
俞恆飛抿抿嘴,似是鼓起了好大的勇氣似的,對馮謙說道:“馮先生,是不是陸大人他……他不相信您了?”
“你這話從哪兒聽來的?”馮謙的語氣依舊平和,但聽上去卻帶著絲絲的涼意。
俞恆飛性格懦弱,對於別人不太善意的語氣總是特別敏感。因此,在馮謙表示了對他剛剛那句話的不滿之後,他就不太會接話了。
見他不說話了,馮謙也不再難為他,“記著,想在我身邊做事,就別那麼多話。這話你今天跟我說了,我可以不跟你計較。但你要是敢跟別人說,到時候發生什麼你預料不到的事情,可別怪我沒提醒過你。你下去吧!”
俞恆飛戰戰兢兢退出屋子,屋內,馮謙卻也沒有心思去繼續看書了。
獨自在屋中坐了一會兒,馮謙終究還是坐不住,起身走出屋子,朝著陸準的住處走去。
※※※
在住處沒能找到陸準,馮謙順著親兵的指引到了花園,才找到在這兒自斟自飲不知道多久的陸準。
“我就知道你會來。”陸準聽到身後的腳步聲,頭也不回的說著,抬手指了指對面的位子,“坐,陪我喝兩盅。”
馮謙走過去坐下來,卻謝絕了陸準邀請他喝酒的好意,“算了,我可不是你,想喝酒別找我,我是來跟你說正事的。”
“什麼正事?”陸準故意裝作不知道的樣子,“你白天不是說了挺多的正事了嗎?還有什麼正事可說的?”
“我想跟你說的事情多了!”馮謙瞥了他一眼說道,“我跟你提的那個衛學的事情,你考慮的怎麼樣了?”
“別跟我拐彎抹角!”陸準嗤笑一聲,直接捅破了窗戶紙,“你是聽著什麼風聲了,才巴巴跑過來。風言風語,你不是也相信吧?”
“我信不信有什麼要緊?”馮謙笑著搖頭,“你啊,還真是……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你以為孫橋肯定會支援你是不是?哪怕不支援你,他嘴上也不可能跟你直接說出來,是不是?我掐指一算,肯定是事與願違。”
“都知道你聰明,你就不能藏著點兒!”陸準不滿地瞪了他一眼。
當時他鬼使神差的叫了孫橋過來,還真就是覺得孫橋比馮謙容易擺平多了。只要孫橋把話順著他的意思說,那他就可以拿著孫橋的話去跟馮謙講道理。誰知道?孫橋居然旗幟鮮明的站在了馮謙那邊,這就把陸準給閃了一下。
陸準做事情總是比較喜歡給自己找個合適的藉口,就像當初宋瑞堂的事情,他要上門先問一下,等到對方不承認,才給自己一個武力解決問題的理由;而處理劉敬和那個幫派的事情的時候也是這樣,他需要一個理由說服自己這麼做是對的,自始至終都在告訴自己,他給了人家選擇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