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工部郎中的一天下)

午時,劉秉忠返回工部,將光化木材錄入甲等木名單,並標註了價格公道四字。

飯後,劉秉忠抽時間給學生王恂寫了一封書信,討論數學方面的問題。

午後,劉秉忠換上官服去了戶部海運司,與主事見了一面,依舊索銀未果。

申時三刻,宮中來人,召劉秉忠面聖。

劉秉忠一入選德殿便見史嵩之立於殿中。

史子由今歲六十有五,已是垂垂老矣,近日內身體抱恙,常伴咳聲。

“見過史相。”

劉秉忠對史嵩之還是有些敬佩的,他是大宋守舊派的領頭羊,對新政常常持抨擊態度,是新黨最頭疼的人物。但史嵩之同樣與全平章私交甚篤,為朝廷舉薦了許多人才,入洛用孟珙,川蜀用餘玠,甚至如今新黨的兩位魁首吳潛、董槐都受過史嵩之的舉薦,只是史相公如今罵吳相也是罵的最狠的那一個,其手下的言官也屢次抨擊全平章離經叛道。

“仲晦來了,近日工部可有事發生?”一頭銀髮的史嵩之笑問道。

“回相公,都是些老生常談的事,說到底就是缺銀子。”

“朝廷今年大興木土,修建河道,用銀子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仲晦也要多擔待。”

禮部和工部是史嵩之的基本盤,新舊黨爭在這十年內激烈異常,史嵩之索性棄用搖擺不定的南方官吏,直接提拔北方派系,許衡、姚樞、劉秉忠、張文謙就是最好的例子。

“是,下官定當盡力而為。”

劉秉忠其實也知道史嵩之的意願,但北方派官吏也有自己的想法,近兩年來北派極速團結在姚樞身旁,只要史嵩之一旦下臺,姚樞必定會成為北派黨魁,但是否堅守舊黨理念就很難說了。

值此刻,趙官家入殿。

“拜見陛下。”

“都平身吧,來人,給二位卿家賜座。”趙昀今日心情不錯,步伐輕快,面帶笑意。

“史卿,全平章可與你商量過那事?”趙昀今日才收到全績正式的書面劄子,上列陳條都符合趙昀的心意,而且趙昀最中意那句: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老臣昨日與吳相、董參政去了雍王府,各方已協調妥當,待大朝會時由董參政提出,吳相與老臣附和,屆時群臣必有響應。”史嵩之拱手答。

“甚好,南方水鄉待久了,去看看北方的沙塵也不錯。”

“官家,老臣還有一事請奏。”

“講。”

“老臣年邁,在朝為相十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宵衣旰食兢兢業業,近日身體睏乏的厲害,願乞骸骨。”

史嵩之這番話出自於真心,在外漂泊四十餘年,越發想念四明的藍天白雲,朝堂的事他無力爭矣!

“史卿何出此言?史卿乃是朝廷棟樑,朕沒了你可怎麼辦?還請史卿再堅持幾年,莫要再提致仕了。”

趙昀口上說的情真意切,心中已經在盤算用何人頂替史嵩之的位置。

“官家垂憐,老臣這些年為朝廷也算做了點事,不說功過,也有一份苦勞,老臣還想回鄉讀上兩年書,學一學垂釣之術,不然老被全冶功嘲笑人生無趣。”

史嵩之看似在說一句玩笑話,實則在警示趙官家,全績的權力太大了,而且身體十分硬朗,說不定比司馬懿活的都久。

而趙官家近年來越發貪戀美色,底子肯定比不過修身養性的全平章,屆時趙官家馭龍賓天,全平章與新帝之間如何相處?哪怕全平章無慾無求,新帝豈能容他?

“哈哈,這個雍王,朕也拿他沒辦法,越老越頑劣,沒個正形。”

趙昀當然聽得出史嵩之若有所指,但自己這個五哥聰明的厲害,在繼位的前二十年把所有人綁在北伐的戰車上,近十來年又將所有人拉到了改革的序列中,讓趙宋皇室深得民心,讓有心人翻不起風浪,這也是趙官家願意分權的主要原因。

全冶功好名,要把功績留在千秋史冊裡,至於新帝方面,全績就更不會擔心了。

“官家所言甚是。”史嵩之也不好再說什麼。

“也罷,史卿既然去意已決,可有接替右僕射的人選?”

“此乃聖心獨斷之事,老臣豈敢置喙!”史嵩之惶恐起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