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年檢

臘月二十三,封衙過年。

有道是官三民四船五,官府二十三過年,祭灶日即封印日。

墟市司舊例臘月二十便已是假期,司內佐吏休沐了大半,只有少數幾人一直撐到今日,等來了州府公文。

但今年又有不同,持公文來的不是小吏,而是州府推官吳籤判。

“籤判大駕光臨,小人有失遠迎。”文小小提早收到了風聲,在院中等候。

“文從事久違了。”

吳世用,字緯才,淳佑四年進士,歷任南漳縣縣尉,隨縣主簿,遷任光化州籤判。

吳世用對文小小還是瞭解的,此人為本地豪商代言人,精於算計,通曉人心,昔年金玉黃入主光化墟市時黃舒還邀其過府敘事,憑藉一己之力擠退兩任知縣,在州府行走都能混得一席之地,算是循吏中的人物。

“籤判請。”

入堂落坐,幾句寒暄。

“籤判此來所為何事?”

“本官奉府君之命前來檢視墟市司,確保墟市年關安穩,不出紕漏。”吳世用正襟危坐道。

“籤判請問。”

“墟市司現有人員幾何?”

“共四十七人。”

“年關期間安排了多少人守歲?”

“六人。”

“嗯?只六人?墟市有近三萬百姓,你這六人如何安排?安排在何處可以確保百姓安心過年?”吳世用一改平和態度,厲聲置問。

文小小心道不妙,看來事情尚有餘波,府君對墟市司的權力分流很不滿:“回籤判,依照舊例……”

“舊例?舊時墟市有多少人?現在又有多少人?”吳世用拍案問道。

這一次文小小不敢再託大:“是是,小人立馬加派人手,盡力監管墟市。”

只能是盡力,墟市司皆是文吏,若真遇到了什麼治安問題,不一定能擒住潑皮毛賊,當然態度是最主要的。

“哼!即日起墟市司與城防司協同管理墟市治安,司中的吏員都給本官上街去。”

“小人從命。”

就這樣,在卷宗院騰抄賬目的楊彥全被莫名其妙的叫到街面上巡邏,與之隨行有十七八人。

不多時,城防司的人馬也來了,足有五六十人。

“你們哪個是管事?”為首者是個絡腮鬍大漢,手中拿著水火棍,很是魁梧。

楊彥全環視了一圈,發現墟市司眾人都看向自己。

主事、從事以及錄事就來了楊彥全一人,被派遣的都是苦哈哈。

無奈之下楊彥全硬著頭皮上前:“我是司院錄事楊彥全,閣下是?”

“馮昌邑,州府都頭。我的人不熟悉墟市情況,煩請楊錄事分派人手引領。”

馮昌邑見楊彥全是個瘸子,態度有些輕慢,行禮也是隨意拱手。

楊彥全這下也犯了難,他來墟市司這段時間根本沒接觸過院中政務,眼前公役的名字都叫不全,更別提指揮他們了。

“楊錄事可有難處?”馮昌邑目中盡是不屑,心中已將楊錄事定義為不管事的閒人。

楊彥全再次看向墟市司眾人,眾人相互交頭接耳,根本沒把楊彥全放在眼中。

“爾等沒聽到武都頭的話嗎?小小公役竟敢如此託大!何人給的爾等膽子!”

街角走來一少年郎,十六七年紀,錦衣華服,頭簪紅花,腰配白玉,縱使長相普通,但氣宇軒昂。

“呦!這不是小郎君嗎?失禮失禮。”馮都頭變了一副嘴臉,連忙拱手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