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也覺察到氣氛不對,身體伏低。

“襄陽驛用何遞?”

“步遞。”

常舉文立馬起身,大步向前院而去,留下胡三在原地不知所措。

半個時辰後,兩位衙卒入了貼司房,直接上手要擒胡三,胡三嚇的連連後退。

“二位,這是何故啊?”

“胡三對不住了,縣尉有令,你暫時回不去了,先去牢中待幾日。”

“冤枉啊,某就是個送信的,從未犯法啊?”

“這就由不得你了,走吧!給你提個醒,身上的錢財可要備好了,牢子們不比我們,兇狠的緊,好進不好出。”

“冤枉啊!”

胡三被拖出了衙堂,常舉文和押司張遠去了知縣辦公之所。

“明公,出大事了!”

張遠,字仲遙,縣中三押司首席,掌簽押、收發、保管縣中公務文案。其祖父是原安豐知軍事,掛過秘閣修撰,妥妥的從六品,但改制後迫於朝廷壓力告老還鄉,為其子嗣留了個出仕的機會。

“何事?”

陸之逸,字文仙,紹興府人氏,陸放翁同族,淳佑六年進士,修史三年,外放襄陽屯田機宜,在職多有農事策,今年春拔為光化知縣事,授文林郎。

“襄陽議市文書到了,走的是步遞。”

議市文書,為調控市場,統一兩地物價,以防商人謀利的重要財斌件,一般是走馬遞,特別重要的也走急腳遞。

“此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將具體情況上報府衙,自有府衙向襄陽知府問責。”

陸子逸此時的和光同塵,完全是得了頭破血流的教訓,陸文仙剛來光化時就遇到了這種情況,積極奔走上報,甚至動用了屯田使的關係去問責襄陽知府,但結果是三方反問責,不僅光化知軍、襄陽知府出面出函,連屯田使也怪他初到光化,不識大局,閒事多管。

“明公,這一次不同了,是糧價變動!”張遠咬字很重,說的很慢。

陸之逸剛想端茶杯,聞言一驚,將茶水打翻在地。

“多……多少?”

“一貫一石。”

陸子逸大驚,起身大步向外,口中連連念著:“誤大事了,誤大事了。”

原本秋收糧價降低是常事,兩地異價也是常事,但光化不同。

月前,北軍購糧於光化,在墟市買走了五十萬石糧草,三天前送糧隊伍從光化出發,此時已在南京路境內。

五十萬石啊!

這就意味著北軍多花了五十萬貫錢從墟市購糧,一切操作由光化軍出面進行,難辭其咎。

“先去府衙稟明情況,本縣懷疑有人從中作梗。”

事件太大了,瞞是瞞不住的,如今北軍各部沉兵大同,正是用糧之際,出了這事絕對會加劇軍方與地方矛盾,至於墟市買賣,人家商人隨行就市,以官府定價為準,如若追糧,無異於官府自己打臉。

行至衙門,陸之逸停了下來。

“張遠。”

“明公吩咐。”

“去墟市金玉黃商行找黃知信,就說本縣在萬瓊樓擺宴,請黃大官人務必前來一聚。”

“是,明公。”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