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乘風起(第1/3頁)
章節報錯
七月初七,臨安城起風了。
話在乞巧節,城門值守如往常一般點卯開門,三三兩兩並排談論的皆是今夜節日之況的殷勤期許。
忽見一紅鬃大馬從官道飛馳而來,騎者著甲,頭戴巾布,腰挎一大竹筒,背插驛旗,高聲喚路開,左右門值皆肅立。
京湖來的飛馬,那可是要直達天聽的,誰人敢攔步?
驛卒一閃入城,傳音尤在耳,但想尋個蹤跡,已無人影。
值門甲面面相覷,片刻喜溢顏表,齊呼威武,長棍跺地,飛揚土塵,那細土迎風染在了王旗上,平添了幾分厚重。
“這是今歲第幾次了?全帥!全帥啊!”一臨安老卒不禁潸然,他是寧宗朝嘉定初年入伍的,是經歷過史彌遠當權的,元年的和議他記憶猶新,至今日滿天下在傳徵西軍,在傳禁軍都指揮使,新舊一照,怎一個痛快了得。
“第三次了,鳳翔大捷,逐胡之戰,再加這一次的定甘陝,只恨未去西涼走一遭。”禁軍從徵令來了兩次,沒輪到的甲士總感覺低人一等,只怕日後吹噓都要避徵西軍。
“呵,也就是此刻嘴上勁大,徵西軍死了多少人知道嗎?只怕堆起來比臨安城都高,有命回來的自是富貴,那更多的是埋在黃沙中的枯骨,到頭來連個名姓身份都找不到。”
“無論如何今日可慶可喜,值佳節,逢大捷,今晚去坊東找一寡大姐。”
“滾滾滾!與你這廝兒說不得家國。”
“可同守家國便可。”……
飛馬過巷,坊市已有買賣,來往者不乏妙齡少女,大家閨秀。攤位立塑各式磨喝樂,來往吃食鋪子也擺精雕花瓜,達官人家院築乞巧樓,樓上迎窗三五閨中蜜友自制水上浮,好一女兒盛節,這也是自推崇理學後少見的景象。
馬過,坊間老漢持鑼奔走,高聲相告國之大捷,百姓殷殷,喜上眉梢,卻也談論那風雲弄潮兒。
乞巧樓上見一話。
“全五郎又打大勝仗了,聽說他才二十有八,不知相貌如何?”
“聽聞身八尺,虎背熊腰,絡腮長鬍,言語洪聲,雙目炯神。”
“三姐兒從何處聽的話?奴家怎聽說他身不過六尺,骨瘦如柴,長相陰鷙,通體墨繡,小八字鬍兒。”
“啊?這也太……”
“不過瓦肆說書兒近日在講徵西傳,白馬江萬載與黑袍王堅倒是俊俏郎君,雖說孟鈐轄是大梁,又講了三回劉仲武與餘義夫,但奴家還是傾心這二人。”
“當真如此有趣,改日定要請書客兒來家中講一回。”……
馬過宮門,驛卒直上御階,黃門奉報入了殿,尖聲高呼:“禁軍都指揮使報,蒙古拖雷部退回河東,主帥拖雷病故,徵西軍收復甘陝五路六府二十六州!”
聲音經傳多人,迴響整個大內宮庭。
午時左右,趙官家召樞密院眾臣議事。
趙官家端坐於高堂,自做嚴肅,卻怎麼也壓不下去嘴角的笑意。
“臣等拜見官家。”左相崔與之、右相陳貴誼、戶部尚書曾從龍、禮部尚書李宗勉、刑部尚書喬行簡、吏部尚書鄭清之、工部尚書真德秀、兵部尚書魏了翁以及臨安知府余天賜等一眾大臣拱手作拜。
“眾卿請起,今日大喜!殿前司指揮使全績來報,拖雷病故,大宋收復甘陝全境。哈哈哈!”趙昀再也忍不住放聲大笑,打了快兩年了,全績給了他一份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