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疾風知勁草(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回甘陝,五月二十日,近暑,天愈燥熱,時有微風,可解煩乏。
自荊軍收復長安城以來,宋軍迅速蠶食京兆府各城,報入帥府的情況不容樂觀,人口大量流亡,戶所十不存一,路有餓殍,人相食。
此日,甘陝制置司落戶長安城,全績入主城府,眾相隨。
時見大堂,全績持戶冊端坐於堂,下列趙範、黃伯固、江海三人。
許久,全績放下書卷,緊皺眉頭,看向黃伯固:“黃副使,本帥令川蜀軍入駐藍田城,進取藍關,可有進展?”
藍關,又後嶢關,是關中平原通往南陽盆地的交通要隘。
“昨日得報,我軍已奪藍關,金兵不戰而退,已逃商州地界。”趙、桂二人解送朝廷後,黃伯固已是在甘陝地界最高的川蜀主將,但他卻不似趙彥吶般不知進退,在全績面前姿態極低。
“繼續追擊,一舉拿下商州,打通武關要塞。”
武關是長安東南門戶,通達南京路,接壤荊襄,只要此路一通荊襄大宋輸糧於前線便可直達。
“是,全帥。”
“另外本帥欲從川軍中抽調兩萬人馬擴建甘陝軍,你且早做準備。”拖雷一敗,甘陝已成定局,開疆易,守土難,全績深諳此理,且甘陝日後必定是對敵前線,故而甘陝守軍必須是精銳兵馬。
“這……不知李……”
“老帥使那邊某已經去過書信了,李帥年紀也大了,辭任之期近在眼前,不日川蜀便會有新處置使走馬上任,這一點你不必擔心。”全績似笑非笑的說道。
“全憑大帥安排。”黃伯固自是眼熱川蜀處置使一職,對全績的命令定會竭力為之,以求全績向上美言。
全績微微點頭又看向江海:“江將軍,長安一役,鄂州軍當首功,不過拖雷已退入華、同二州,鄂州軍就先駐紮在櫟陽城吧。”
全績心中已放棄了再進軍的念想,拖雷與劉黑馬合兵,出手時機全無。
“全帥,耀州之地唾手可得,我軍何不乘勝追擊?至於華、同二州,如今我軍士氣正濃,攻取也不在話下。”江海自入甘陝以來,臨戰失利不少,急於補功,還想再有進益。
“嗯?”全績雙目微微一收,看來這位江帥還沒有吸收趙、桂二人前車之鑑,需要敲打一二。
江海瞬時抱拳,單膝跪地,額間生了密汗:“全帥,末將只是見我軍尚有餘力,時機又擺在眼前,故而多言,絕無違抗軍令之意。”
江海心中還惦念著在荊襄邊界駐紮的三萬杜杲禁軍。
“那就不必多言了,本帥自有判斷。”杜杲是全績的底牌,鳳翔守城全績都在提防武仙出奇兵打襄陽,現如今大宋取甘陝,蒙古、金人皆疲,鬼知道金帝北邊守不住,會不會像當年一般把壓力傾瀉到荊襄地界,金人可以在鄧、唐不設防,但全績不能把襄陽暴露在金人面前,杜杲這個門神是全績抽調完荊襄全部兵力後的定海針,說白了全績現在不想見金人滅國,又要搪塞藉口從金人手口取地,杜杲在光化軍守土,便可杜絕隱患。
“全帥,其實還有一個法子,倒可以圖一圖華州,若蒙軍退入同州,那耀州亦可不戰而取之。”趙範見狀,出列緩和氣氛。
“噢?說來聽聽。”全績饒有興趣的看向趙範,若是能有十全把握,全績倒不介意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