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績與趙葵會面之後,順無為下而下至江水渡口,乘船過安慶、蘄、黃,到達京湖地帶。

次月,全績過鄂州、漢陽、復州,沿漢水北進郢州,終入襄陽府。

十一月末,全績再從襄陽府出發,從谷城抵達光化軍地界。

光化城,原為襄陽陰城鎮,後改為光化軍治,此地聯通鄧州,是襄漢的門戶,昔年嶽武穆就曾在此地大敗過金軍。

冬日風寒,見光化縣衙,此處衙門與會稽差異甚大,門前巡甲皆為軍卒,各個神態飽滿,體型健碩,可稱精兵。

半個時辰左右,南街長道停一馬車,車上走下一人,著長襖袍,面色疲倦,來人正是舟車千里的全績。

全績登階,門卒攔路:“衙門重地,來者止步,汝是何人?報上名來。”

“紹興全績。”全績從包裹中取出文書遞給門卒。

門卒一看,神色立變恭敬:“主簿莫怪,某引你入堂吧。”

“好。”全績跟在卒子身後,行於庭院,隨口問些雜事。

二者入堂,全績落坐左側一椅,心中生了些許感嘆,一年前他只能站在堂前聽堂上人指手畫腳,今日他也變成了堂上人。

半刻左右,一位中年男子走出內堂,面上帶著笑意,對全績拱手說道:“全主簿見諒,某有失遠迎了。”

“閣下是?”

“邱風。”

邱風,字勁野,衡州安仁人氏,嘉定七年進士,現任光化知縣。

“明府在上,請受績一拜。”全績方才已經從卒子口中得知了知縣名姓,此刻做得恭謙態。

“全主簿不必多禮,快快請坐,本縣早就盼著你來了。”邱風已經打聽過全績,知道他是吏員出身,但言語沒有絲毫藐視,做得殷勤熱情。

“明府,績初來光化,又是初任官員,諸多不懂之處,還望明府指提一二。”全績從側問尋問他接下來的主職,主簿與知縣的權力相近,也是統管全縣政務,甚至在有些小縣不設知縣、縣令,只有主簿一職,故而權力越雜,越難分類,全績率先問個明細,以防日後邱風臨時變卦。

“此事好說,全主簿初履縣職,本縣也不加以重任,你且管轄訴訟牢獄、義舍書院,主導百姓風俗如何?”

邱風表面上說的光彩,實際上一下子剝奪了全績大部分的權利,且苦勞的牢事與可有可無的風化分予全績。

全績面色平靜的點頭:“謹遵明府之令。”

下馬威在於無形,全績坦然受之,他明白多辯無益,甚至有可能讓邱風給自己穿了小鞋,處處受限制。

“哈哈哈,好說好說!”邱風喜歡聰明人,一點就通透,無需多費口舌。

之後,邱風與全績在堂中坐了半個時辰,其間大多數是邱風在講他如何寒窗苦讀考上進士以及去過的名山大川,全績作為聽客,時常穿插兩句讚譽,也讓邱風說的盡興。

“哈哈哈,全主簿今日先讓衙中小吏帶你去尋一住宅,公事咱們明日再議。”邱風說的有些體乏,開口逐客。

“好,那績就先行告退了。”全績起身向邱風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