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柳炳文連同會稽官砦巡檢陸旭,領著百餘官兵、二十位衙卒在全績的指引下兵發臨城裡。

山谷前,陸旭叫停大隊人馬,喚來全績,細問情況:“全保正,你且替我等說一下山寨內的情況,務必詳盡些。”

陸旭,字東昇,紹興山陰人氏,出身陸佃門庭,與陸叡屬同輩,嘉定六年進士,初為餘姚鹽監,後任會稽縣巡檢,為人正直,賞罰分明,深受寨中甲士敬重。

“回知寨,臨城裡閉塞已久,外有寨門,內有崗哨……,百姓多愚昧,容易受人蠱惑,不過大多數本性純良,望知寨莫要傷其性命。”全績將臨城裡的佈局細說予陸東昇。

“本寨自有判斷,無需多言。兒郎們,佩刀挽弓,推入寨門,若有刁民阻攔,一律射殺。”

官砦是縣府能調配的最大兵力,這些兵甲與衙卒有天壤之別,殺人對他們來說不過點滴之間。

“踏踏踏!”

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從夾谷石道響起,臨城裡巡甲未見來人,便心生恐懼。

半刻左右,官兵列陣寨門前,張弓搭箭,殺勢一觸即發。

陸旭腰挎長劍緩步走向陣列,他每走一步,寨上巡甲便緊張一分,再配上陸旭身後甲冑齊全的軍陣,片刻間鄉野巡甲們汗如雨下。

“爾等聽著,本將是會稽巡檢陸東昇,今奉知縣之命來臨城裡捉拿盜賊,請速速開門,以免傷及無辜。”陸東昇此番狀態正如那說書人口中的軍前叫陣,看的全績也是熱血沸騰,怪不得楊令明會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陸旭語罷,寨上巡甲無人敢應。

足有兩刻左右,陸旭目生殺氣:“諸甲聽令,漫射箭矢,攻破寨門。”

“諾!”百人齊應,聲音迴盪山谷。

全績眼中生了急躁,立即向前兩步,朗聲大喝:“還不開門!真想為吳玉送死,自家妻兒父母不管了!”

“全績,退回去!小心飛矛!”陸旭喝止全績魯莽的行為,雙軍相接,刀劍無眼。

“知寨,就容某說兩句。”全績躬身向陸旭一拜,緊接著走到了寨下三十步的位置。

“保正!”一巡甲眼亮,認出了全績。

“正是某,爾等莫要頑固抵抗,這次來的都是健兒強甲,破寨入門不費吹灰之力,且開啟寨門,知縣自有公斷。”全績不願臨城裡百姓再因守門徒添罪責。

“都怪你,就是你把官兵引來的。”

“沒有你,臨城裡依舊平順,你就是罪魁禍首。”

巡甲紛紛指責全績,眼中多存恨意。

“現在不是論罪之時,望爾等認清事態,快開門啊!”全績不做爭辯,語氣略顯哀求。

巡甲一眾聽之動容,心中也明白全績是為保他們的性命。

“保正,我等不曾傷天害理,只是買了一婦人。”

“保正,門某可開,還望保正替我等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