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院的陳設也較為精緻,石桌石凳一應俱全,樹蔭下置一木椅,椅上坐一假寐老者,涼亭中兩個孩童正在玩耍嬉戲。

“三哥來了。”老者微微睜眼,並未起身,褶皺的臉上掛滿笑意。

“嗯。這位是鄉書手全績,來你家中錄戶籍的。”吳三朋抬手指向全績。

“全保正安好,老漢腿腳不便,就不行禮了,望保正莫怪。”老者點頭拱手道。

“無妨,那我等就先行公務吧,老伯姓甚名誰?年幾何啊?”全績落座石凳,展卷持筆。

“老漢吳六春,今年六十有七。”

“你呢?”全績看向吳成。

“吳成,二十七。”

“他們倆呢?”全績又問涼亭中的二童,吳成再報二子姓名年齡。

“家中還有什麼人?一併叫出來錄冊。”全績一絲不苟道。

“沒了,家中就我等四人。”吳成蹲在牆邊,毫不遲疑的開口,神情木訥至極。

“嗯。”全績對吳成家況不作深究,他今日來只錄戶籍,且老少鰥夫之家也不出奇。

繼,全績收拾紙筆,與吳三朋同步出了吳成家。

“吳族長,你若有事便不必陪某了,某自行錄名便可。”全績刻意的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無妨,補牆之事有幾個保長盯著便可自理,老夫還是陪全書手同行吧,這樣一來也可省些叩門時間。”吳三朋當即拒絕,不願全績一人在鄉里亂竄。

全績點頭,又去了臨近第二家,有了吳三朋的幫忙,院門也是一叫便開,鄉民也十分恭順,一一報上自家名號……

午時左右,全績已經錄了十餘戶,其中有婦人家少之又少,多為鰥夫,即使全績後來刻意詢問,鄉民也都是同一口徑,皆言家中婦人早逝。

“今日要不就此截止吧,明日老夫再陪全書手分錄其他戶所。”吳三朋捶了捶後背,示意年老體弱。

“也罷。吳族長,那山腰莊子有幾戶人家?”全績抬手指了指山腰平臺。

“那是臨城裡原來的老莊,基本沒什麼人住了,改日某陪全書手去轉轉。”吳三朋提起老莊神態很不自然,似乎想掩飾些什麼。

“嗯,那就改日再說。”全績微微點頭,掩飾了好奇心。

“那全書手隨老夫回家吧,一來吃頓便飯,二者秋苗結餘老夫也要向全書手稟報。”

“甚好,吳族長請。”

繼,全績隨吳三朋歸家,這次全績刻意留意了吳三朋莊園中的細況,左右來往者也全是男丁,未見一女婢、一幫廚。

二者落座正堂,吳三朋叮囑了家僕幾句,從內堂取出一賬本交予全績:“這便是今歲秋苗賬目,請全書手一閱。”

全績不動聲色的接過賬本,心中卻有些詫異,他到任之前秋苗已收,吳三朋為何要刻意給他分這一杯羹,這完全沒有必要啊。

全績粗略閱覽了一番,交還給吳三朋:“吳族長,此事由你經辦,縣府也收錄了秋苗,某並無異議。”

“哈哈哈,如此甚好,那就按老規矩,這二十兩歸全書手所有。”吳三朋說罷,家僕端著一紅布托盤走向全績,盤中放著四錠銀子,成色上佳。

“吳族長,這……某受之有愧啊,要不咱……”全績一副想收又不意思收的神情,言語也多有停頓。

“請全書手務必收下,日後麻煩全書手的地方還多著呢,咱同為臨城裡的興榮盡一份力。”吳三朋對全績隱晦的貪婪十分滿意,只要全績愛錢財,那一切都好辦。

“好好好,吳族長日後若有驅使,儘管吩咐便是。”全績以紅布包銀,納入袖中,他心中明白想要了解臨城裡,必須融入吳三朋的圈子,完人在這裡寸步難行。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