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褚潯走出醫院大門,停住腳回頭看一眼,之後便不再停留,徑直打車離去。
萬玉成回頭,向後座的薛睿道:“可以走了嗎?”
薛睿等褚潯乘坐的出租駛出視線之外,又沉默片刻,點一點頭。
車子發動,快速向機場開去。車窗外,來往穿梭的行人、櫛次鱗比的高樓,還有綠意萌動的行道樹,都在飛速倒退,模糊作成片的殘影。
薛睿歪頭枕著椅背,眼角的餘光,匆匆掠過這座都市的繁華。這一瞬間,他忽然想起十二年前,當他隻身離開故鄉,來到這座陌生城市,他也曾雄心勃勃,滿懷赤子天真。
那時他極易害羞,性情靦腆溫軟,輕易便可博得他人好感;他又足夠真誠、單純,常有人說,他幹淨得如同一盞可以一眼望穿的清水。
但是這些,又有什麼用呢?娛樂圈不需要一個性格和暖的老好人,更不需要一杯清水。
他傻裡傻氣,對製片人的種種明示暗示裝聾作啞,換來的便是再也演不到像樣的角色。整整四年,他不停試鏡,不停被否。從男主到男二到男n,再到根本沒有名字的龍套,他的夢想被一點點掐滅,直到再也看不到半星火花。
他曾以為,只要他的戲足夠好,這個圈子,總能容得下他那點小小的堅持。四年後他方才漸漸明白,娛樂圈毫無公平公道可言。那位魏姓金牌製片人,也並未危言聳聽。魏儒晟說,會讓他變作一條惶惶不安、徹底失掉人格與尊嚴的喪家犬,他便當真日日惶恐驚懼,野狗一樣在各個片場流竄,為了得到一個微不足道的龍套角色,向人奴顏婢膝搖尾乞憐。
即便如此,他仍舊不願放棄。做演員是他自小的夢想。他有不輸給任何人的天賦,更有非凡的毅力與決心,但凡有一線機會,他相信自己都能脫穎而出。
或許是他的執著,連上天也被感動。苦熬多年後,終於有知名電視劇導演看中他,不畏魏儒生的權勢,敲定他演新劇的男二號。這部戲班底實力雄厚,劇本改編自一部紅極一時的歷史ip小說,男主角早已定下當紅小生沈蔚風。男二號與男主有大量對手戲,不僅戲份吃重,人物設定亦極為出彩。換而言之,無論是誰得到這個角色,都會一炮而紅。
收到通知的那晚,薛睿在租住的地下室痛哭失聲。哭到最後,眼中已流不出淚水,只有喉嚨間還在抽搐哽咽。他無比慶幸自己沒有放棄,甚至又在心底生出幾分錯覺,以為這個浮華勢利的圈子,也並非自己想象的那般殘忍。過去那些年,也許只是他時運不濟。如今烏雲散去,陽光照進他幾近成灰的夢想,他終於又能重新起航。
接下來,等待進組的那一個月,薛睿每天都被洶湧的激情催促鞭策。他廢寢忘食,反複閱讀劇本與原著,查閱大量歷史資料,人物小傳修修改改,足足易稿十數遍。他更提前將所有的臺詞,從頭到尾背誦流暢。隨便提起一場戲,他都能迅速進入狀態。
薛睿滿心期待,只等進組以後,便可大放異彩。卻在進組的當天,方被人告知,他足足準備月餘的角色,有了更合適的人選。而他,又一次從男二降格為龍套男n。
“你戲好,演什麼都能出彩。”導演笑得滿不在乎,敷衍薛睿道:“好演員是不挑角色。只要這次表現好,下部戲我一定想著你。”
下部戲……一定想著他……
薛睿面部僵硬,幾乎擠不出一個笑容。多年後的今天,他已記不清自己當時如何回了導演的話,又如何渾渾噩噩回到自己的房間。他唯一記憶猶新的,是自己胸口冰冷刺骨的寒意。他的心,他殘存的熱情和天真,都在那一刻徹底死去。從那一天起,他再也不相信,在這個圈子裡,還能有哪怕一點一滴的幹淨。
第二日開機,他見到那位比他“更合適”的男二號。一個漂亮得讓日光都顯暗淡,至多不過十八九歲的大男孩。
男孩上了妝,穿了全套戲服。大紅衣袍,白玉頭冠,長眉濃黑入鬢,一雙眼睛星光璀璨,顧盼間神采飛揚。
薛睿遠遠盯著,心口似被一把尖銳的矬子,緩緩地、深深地摩擦切割——這就是比他更適合的人。原著二十四歲的青年將軍,要遷就男孩改作不足二十的少年將軍。溫潤儒雅的相貌,怕是也要改成豔絕天下的狐媚相了。
這樣的外形條件,竟然可以比他更合適。
男孩的身邊,跟著一個面容俊美、身材修長的男子。薛睿看了幾眼,無端覺得眼熟。隨後想起,男子竟是雲天影視的總裁傅驚辰。傅驚辰身為娛樂公司老總,外形不輸旗下藝人。又因家世顯赫,年少有為,向來是各類新聞媒體的寵兒。但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他層出不窮的風流韻事。
原來如此。
比他更合適的,不是比他更年輕、比他更俊美,而是比他多了一位,權勢顯赫的金主。不過是這個泥潭樣的圈子裡,早就看厭的故事,又一樁貨銀兩訖的皮肉買賣而已。
正式開拍後,男孩糟糕的表現更加證實了薛睿的猜測。他連臺詞都未背熟,要在片場臨時抱佛腳。肢體、表情更是僵硬呆板,一條鏡頭翻來覆去ng。雖然他也有一些小聰明,在被導演多次指點後,可以勉強達到表演要求。但這些小聰明,只能讓他做一隻合格的提線木偶。至於做一名演員,他還遠遠不合格。不,是永遠都不會合格。妄圖走捷徑,又不肯吃苦努力,這樣的人,哪裡配得上“演員”的稱呼。
青春貌美,肉體鮮嫩。只要能想得開,放得下自尊與底線,即便蠢鈍如這個男孩,也能做被人前呼後擁的明星,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
這些薛睿都已再清楚不過。他只是依舊不甘心。只不過在那不甘之下,再也沒有足以堅持第二個四年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