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七章 傳承思想(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那個以農為本的時代,五十年的時間,使國內人口減半,這是什麼概念?死亡人數在千萬以上,大片的良田荒廢,民不聊生。
甚至在晚年的時候還殺了能夠在之後挽救漢朝的太子劉據,最終使得接班人挑選過於倉促,沒有完整的培養,倉促上位,大漢越來越亂,漢武帝時期既是巔峰,也是整個西漢王朝衰敗的開始。
同樣的,在李元吉看來,漢景帝給漢武帝的傳承,並沒有做好。
說句簡單的,劉徹的野心是歪著長的,並沒有正規的成長起來。
“自你記事起,朕便不斷暗中觀察你們兄弟幾人,老二性格太過浮躁,讓他去紈絝,一萬個你也不是他的對手,老三雖然不錯,但在大局觀方面卻不如你,老四就是個被寵壞的傢伙,老五老六是唯一能對你的地位發起衝擊的,各方各面,如果能夠得到全面的培養,多給他們幾年的時間,未必不能把你給壓下去。”說完了漢朝的傳承,李元吉也開始講起了他自己的傳承方式。
這很重要,他希望自己的這一套方法能夠流傳下去,成為大唐將來挑選接班人的方法。
雖然不敢說這套辦法就沒有漏洞,可是在這個前提下,漏洞是可以彌補的,這是一套完整的方法,是要犧牲掉很多人利益的方法,但對於大唐來說,卻是有益無害的。
“可五弟六弟並不是母后所出……”李承光疑惑著反問道。
對於幾個兄弟的習性,他自然也很清楚,不過這個也就是觀察而已,李承光並沒有傻乎乎的去對他們動手。
沒那個必要,李元吉已經制定了這套方案來確保自己的地位不受任何人的衝擊,前提是自己不犯什麼致命性錯誤,不讓父皇失望,在這個前提下,沒有人可以撼動他。
而其他的皇子,在自己被確定為太子之後,對他們的培養方法便發生了改變,可以學習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除了政治以外。
一個不懂政治的人,又怎麼能篡位奪權呢?
在一個,要想名正言順,怎麼著也得是嫡出吧?連個嫡出都不是就敢站出來,會被天下人給噴死的。
“嫡出庶出很重要嗎?”李元吉看向李承光,是的,在這個時代什麼出身的確很重要,繼續道:“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或許很重要,但對於朕來說,這一點也不重要。朕身為天子,自然要為整個大唐考慮,什麼事情都可以出錯,唯獨太子人選不能錯,倘若長子品性不行,能力不行,朕又為何非要將大唐江山交與長子手中?讓他將來以後上位去做那些混蛋的決定來毀了這座江山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父皇,兒臣錯了……”李承光有些羞愧的低下了頭,他一直以為自己是長子,佔了這方面的光,但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確佔了長子的光,但如果其他方面都不如後面幾個兄弟的話,這太子之位還真未必就是自己的。
可是,父皇跟自己說這些做什麼?
“抬起頭!”李元吉面部嚴禁的說道,既然到了這一步,李承光的年紀也不小了,他打算告訴他一些相關的東西,他要傳承的不只是這個皇位,這座江山,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東西,就像之前說的那樣,所有方面都可以出錯,唯獨在太子人選這方面不能出錯,這很重要,一旦接班人選出了差錯,那未來大唐將會陷入幾十年的衰退期,敢來兩三個不上道的太子,大唐的氣數也就盡了。
“你先好好的想一想,自朕確定立你為太子的時候,都讓你做了些什麼?而在這期間,你又收穫了些什麼?如果朕現在將三分之一座江山交給你,你又是否可以勝任,如果覺得可以,那就說明朕的這套方法是有用的,這也是你以及將來每一個後代選太子的思路,大唐的核心構架現已成型,剩下的只是不斷的擴充完善,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技術的進步來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所以,接下來要的是平穩,要的是一個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接班人,該打的時候不要猶豫,不該打的時候絕不能有這個想法的接班人……”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