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七章 傳承思想(第1/2頁)
章節報錯
傳承是什麼?
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華夏來說,誰都知道傳承的意義代表著什麼。
從普通人家開始,父親將自己這一生的思想與技藝教給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教給自己的孩子,這就是傳承。
可能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或許只是種地的技巧,或許只是做人的一些道理,不管怎樣,這就是一個家庭的傳承。
以前還沒有被削弱,被迫轉型的世家,將他們的人生哲理,控制手段以及家產等等交給自己的下一代,讓這個家族可以持久的延續下去,這同樣也是傳承。
新兵進入軍隊,對於作戰知識一無所知,老兵會手把手的教會他們,等到老兵退役的時候,這些新兵也就成長為了老兵,然後繼續做著前輩們曾經做過的事情。
在做同樣事情的同時,又在根據著這期間內所發生的實際問題不斷的去總結,去改善,等他們交給新兵的時候,是一個進化版本的知識,這亦是傳承。
書院在不斷的招收著學生,教會他們各種知識。
新入仕途的官員在努力的學習著自己的職責,這些每一件都是傳承。
無數的技藝與思想加在一起,構成了整個華夏民族的傳承。
總結下來就是勤勞,堅韌,不屈,圖強,自尊,自愛,誠信,友善,愛國,敬業等等。
皇室,自然有皇室的傳承,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帝王,他所採取的傳承方式都不一樣。
但又都有一些共同點,年邁的皇帝總是容易在晚年的時候犯渾,年輕的皇帝總是容易心高氣盛。
最極端的就是漢武帝劉徹。
文景之治,兩位先帝幾十年的努力,終於讓漢朝的國庫記憶體款多到用來串錢的麻繩都糟了,這些本該是國力的體現,本該是用於漢朝強盛的基石。
漢武帝登基之初,因為年紀太小,朝政不得不被太皇太后掌控著,這段時間是劉徹最委屈的時間段,但同樣也是最幸福的時間段。
太皇太后雖然極大的限制了劉徹的權力,但同樣的也為劉徹進行了保駕護航,讓他可以無憂無慮的完全成長起來,在他羽翼未豐的時候,上面還有這麼一位老太后幫他頂槍。
但是太皇太后去世以後,劉徹便開始本性暴露。
國庫內本該被用來發展漢朝的資金,則被用來大肆修建宮殿,用於帝王的享受。
歷史給予漢武帝劉徹的評價很高,但是到了李元吉這裡,給他的評價卻只有四個字,窮兵黷武。
在軍事上,漢武帝給漢朝帶來了巨大的貢獻,幫助漢朝解決了困擾幾十年的強敵。
但從民生上,漢武帝卻也給大漢帶來了無比劇痛的創傷。